您的位置:基金 公募 / 私募 / 理财 / 信托 / 排行 > 基金分红迎热潮 散户莫被迷了眼

基金分红迎热潮 散户莫被迷了眼

2018-08-22 10:00  来源:国际金融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国际金融报

  财经365讯,近日,市场进入基金分红密集期。经记者统计发现,截至8月21日,年内基金分红总额高出去年同期200多亿元。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部分散户投资者却对基金分红赋予了浓厚的主观色彩,认为可能拿到一笔不错的收益;另外,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看,基金分红也可能成为其规避缴税的策略。

基金行情

  分红不论基金好坏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再度迎来分红潮。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市场上共有946只基金年内进行了分红,累计分红总额为543.51亿元,累计分红次数为1401次。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215.18亿元和497次。

  具体来看,年内累计分红总额超过 10亿元的基金有4只,分别是博时主题行业、易方达积极成长、国联安精选、南方成份精选,累计分红额高达18.52亿元、16.38亿元、10.94亿元、10.02亿元。

  有意思的是,固收类产品总数占据了年内总分红基金的一半,其中,主要以中银证券安进、光大永利纯债等为主的债基。但其分红总额却不到年内总分红额的一半,总分红额为222.46亿元。

  对此,上海某公募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债基分红数量多于股基,主要由于今年债基平均获得正收益,整体来说可分配金额应该积累更多。今年以来股基和混基跌幅较深,大多数基金可能没有可供分配收益。

  理性看待分红

  需要说明的是,基金是否分红并不能作为衡量其业绩表现好坏的唯一标准。数据显示,目前年内分红最多的4只基金业绩表现受大盘影响,略有不佳。而相反,例如广发纳斯达克100ETF、嘉实原油、南方多元等一些未分红的基金均在今年有不错表现。

  业内人士认为,最终衡量基金业绩的最主要标准还是其净值增长。

  所谓基金分红是指基金将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方式派发给投资者,无褒贬义,只是一种收益分配上的制度安排。而看似能够带来现金收益的基金分红,却也给众多投资者带来了种种困惑。

  “6月底以1.74元的价格买入1000份某只债基,资产总值为1740元。该只基金单位分红0.3元,已在分红后收到派发的300元,但该只基金净值在分红没多久便下调至1.44元,资产总值变为1440元,加上分红的金额,与最初认购的资产总值有何区别?”一位投资者向记者诉说了他的困惑。

  根据基金分红公告,目前基金分红有两种方式,一是现金分红,二是分红再投资。上述投资者则采取了现金分红的方式。

  换句话说,该投资者从买入基金到分红,并没有赚取多少收益,只是将其所拥有的基金资产中的一部分提现。由此可初步得知,基金分红其实不是基金公司拿钱分给投资者,而是在分投资者自己的资产总值。

  北京某公募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散户投资者不要选择现金分红方式,而是选择分红再投资方式。从实惠的角度看,分红再投资既可以发挥复利作用,又不用缴纳基金申购费。

  由于基金分红具有免税特征,也被众多机构用来避税提现。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分红对于机构和散户而言没有冲突,机构从基金分红中避税对散户也没有影响,毕竟只有机构才能操作。“因为这笔钱本身就是用来享受投资。在市场规则方面,散户和机构有区别是正常的,就像批发与零售一样。”

  独立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向记者表示,基金公司选择在分红前后发行新基金,一方面利于新产品的销售,对提升销售效率,另一方面则利于为投资者创造出积极分红的形象,提升客户对新基金产品的期望值,增强基金新旧产品的联系性。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随时关注财经365网站。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