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什么高科技的买单方式?”留洋的李爽再度回国时,他完全被表妹当做了外星人,就算只是国内常用的大众点评、滴滴打车等软件,就已经让他惊叹不已,更不要说用手机支付在路边小摊儿上买煎饼了。
最近在日本论坛上,有一篇夸中国的文章名字更直截了当:《中国的非现金社会飞速发展已超乎想象》。文章称,中国的便利店支付手段,现金支付只占11%;露天的小吃店,看起来好好吃,更厉害的是竟然可以微信支付……
且不论当下便利店现金支付的比例数据是否真实可信,但是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银联等巨头在线下实体店大面积铺开移动支付功能,这是事实。
微信支付曾推出每周二优惠的活动鼓励用户使用其交易;支付宝也刚刚成立“无现金联盟”,涵盖了菜市场、餐饮店、超市等多个场景;银联则运用NFC进场支付功能,联合各家银行、手机厂商、甚至京东金融等资源,打造“云闪付”移动支付品牌。
移动支付在中国,已经被认定为势在必行的支付方式,且正在逐步取代现金,这个速度的确令人惊叹。近年来,移动支付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有机构预测,今年年内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12.16万亿元,到2018年前,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的年均增长将保持在20%以上,之后还有望保持较长时间的中高速增长。
问题来了。移动支付作为当下支付行业的新型市场,为什么只是在欧美发迹,在中国出现了迅猛发展呢?答案其实很残酷,就是因为中国在传统的支付方式建设中,并没有欧美完善。
在欧美地区,支票是大多数人使用最多的支付方式,完备的小额支票市场为普通人使用支票结算提供了保障,而中国的支票交易市场以大额支票为主。用惯了现金、支票、信用卡的欧美人,其实并没有太多动力选择移动支付。
而在支付体系并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正为移动支付提供了土壤。除中国外,印度等地的移动支付发展得也十分迅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让外国人羡慕的不仅是中国多样的移动支付品类,还有安全性的保障。有数据显示,欧美地区信用卡盗刷率在5%以上,而中国不足1%。手机支付在近年来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中,安全性同样不错。一些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宝甚至与保险企业合作,推出盗刷险,一旦发生盗刷,这份保险可随时进行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