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究竟有多可怕?贫穷的可怕之处在于能够击垮你的意志,摧毁你的忍耐力,让你在堕落的路上越走越远。
然而,比贫穷更可怕的并不是贫穷本身,而是你的贫穷心态。
蔡康永曾说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蔡康永的这番话我们换几个词也可以这样讲:20岁觉得出国留学太贵,放弃出国。25岁遇到一个跳槽机会,但需要在基层轮岗一年,你放弃跳槽。30岁遇到心动的他,但因为他太穷,最终错过了这段情感。到35岁你还在浑浑噩噩中毫无建树。
贫穷常常可以被我们拿来作为阻挡自己各种不愿意去执行的事的借口。比如明明知道学好英语在职场上会有巨大的优势,可是偏偏你以学英语贵为借口,自己躲在家里偷偷练习,但这样的坚持没过多久就成了泡影。而职场上那个英语比你好的人最终得到了老板的青睐,成为了你的上司。
我们常常拿穷做借口,这种穷不仅仅是物质条件上的穷,更重要的是,你把穷刻进你的骨髓、血液中,并在代代遗传中,继承给你的下一代。
小时候妈妈常常以身作则,向我们展示上一辈人的贫穷理念,比如,去菜市场买菜,常常拣别人挑剩下的打折菜。
再比如,报兴趣班时,贫穷家庭的孩子唯一的选择就是作文班,因为作文班不需要花钱,其他孩子不是竖笛就是舞蹈,这种看起来更有趣的兴趣班。
不仅如此,父母辈还会以“妈妈没钱”为理由拒绝我们小时候的各种要求。时间久了这样的贫穷印记就会随着岁月的积累成为你与生俱来的气质。
“我是穷人家的孩子。”“xxxx太贵了,算了你们去吧。”有时候这种拒绝是真的没钱,但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以穷做借口是最直截了当的拒绝方式。
“我穷我有理”。穷成了很多人的自我标签,也成了很多人包裹自己的外衣,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穷人”。
生活中穷人不仅喜欢以穷为借口拒绝一切花钱的事,还会以钱为目标,斤斤计较。
在嘉丰瑞德小编读书的大学里就有一位这样的同学。有一次一位同学没带课本,上课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情急之下他向那位同学借用了一下课本。没想到下课之后,那位同学直接向这位借书的同学索要借书费。一脸无奈之下,同学也只好给他一点小费。
不仅如此,在生活中,这位同学更加斤斤计较,同宿舍的同学向他借用一下刷子他也会向人索要出借费。时间久了他成了被全班同学孤立的人。
走上社会之后,这位同学刚开始也找了一份好工作,但没多久就被单位开除了。听闻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竟没有一个同情他的,后来听说这位同学又换了几次工作,最终回家发展了。
实际上贫穷心态的原罪无时无刻不在指导着你的行为模式:因为贫穷心态,所以你经不起诱惑,会为了一点利益就撕破脸面,为生计铤而走险;因为贫穷心态,所以你活得过分紧绷,很难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审美体验;因为贫穷心态,所以你抗压能力差,遇到挫折时会情绪失控,濒临崩溃……
这是不是说贫穷让人一无是处?其实也并不都是这样,出身贫寒的人如果能够跳出贫穷心态,最终也能收获富人的阔达、财富以及眼界,寒门出贵子就是这样的典范。
所以嘉丰瑞德小编认为,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被贫穷心态绑住了自己手脚,从而束缚你的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