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股是能反映市场投机程度的一个指标,也可作为反映市场热度的一支探针,这是笔者多年观察A股市场所得到的一点心得。
所谓反映投机程度,这已在次新股的市场走势中一目了然了。次新股指的是上市时间在一两年内的新股,其市场定位仍属于“飘逸”范围,不确定性很大。而在无庄不股的A股市场,次新股往往是“新”庄家抢庄的目标。庄家利用的也是新股所具备的特点:亮丽登场、定位尚不确定,以及没有历史套牢盘。短庄可以快速将市场上分散的“原始股东”(中签者)筹码快速收集起来,然后制造概念快速拉升派货,以速战速决的方式获利,不过这一模式在证监会严管之下已经很难实施。长庄可利用公司上市前几年募资充足,定位不确定且财务状况较好的时间,与公司联合做“市值管理”,让公司股价走上“康庄大道”,直到公司股份可以全流通再做定夺。
反映市场热度的问题,本栏之前有讨论过。那就是在以往的漫长熊市行情中,一旦行情走稳并转向,次新股往往能担当急先锋的角色。原因也在于定位不明确、没有历史套牢盘且财务状况尚可,还有就是熊市中次新股的定位相对偏低且很多上市后都跌破了发行价,存在价格回归的问题。因此,观察市场是否已经由熊转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次新股板块的持续走强,并由点到面引发同板块个股的跟进。今年春季的行情,就有这种苗头,但最终因监管出面呵斥而让行情戛然而止,至今次新股的走势依然动荡不安。
对新股次新股,包括监管层在内,都首先认定为优质资源,但究竟是不是?最终需要市场来鉴别(这是基于存在就是合理的逻辑来说的,有因果倒置的可能,但相信市场里误判个股定位的不会是大多数)。以目前的发行方式,如果以解决IPO堰塞湖为目标,则“优质”更需要打问号,昨日有人统计一年多来上市的新股442家中,至少30家一季报亏损也足以说明这个问题。而目前这种按照几乎固定的市盈率来发行,一挂牌就先来个44%,接着再N个涨停的模式,已经不是投机这个词可以涵盖其弊端。至少,从投资者教育的角度看,这种模式完全难以培育出理性的投资者。
理性而言,在申购新股之前,投资者是需要做一番研究的,否则有亏损的可能,但目前是只须中签,就算下一季就亏损的公司,也一样走在连续涨停的路上,给中签者以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