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行情”持续演绎,“漂亮50”升级为股市热词。
截至7月27日,上证50指数年内涨幅高达15.3%,而同期上证综指仅涨4.7%,创业板更是下跌11.2%。不过,A股走势向来扑朔迷离,这波蓝筹行情能走多远,难免令投资者挂心。
此时,机构的布局路线值得参考。刚刚披露完毕的公募基金二季报,揭开了基金持仓的庐山真面目。
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中国平安(601318)被653只基金重仓持有,持股市值达342亿元,高居榜首,成为公募基金心头最爱。格力电器(000651)、贵州茅台(600519)、招商银行(600036)、五粮液(000858)等7只个股基金持股市值亦超百亿元。
观察二季度基金调仓换股的方向可以发现,基金大幅加仓了金融和制造业个股,对家电、消费品的热情也未减少,“漂亮50”仍是主要的增持方向。
“抱团”风气更盛
今年以来,白马股、蓝筹股受追捧的状况愈演愈烈。统计显示,主动管理型基金持股市值排名前10的股票依次是中国平安、格力电器、贵州茅台、招商银行、五粮液、美的集团(000333)、伊利股份(600887)、兴业银行(601166)、泸州老窖(000568)和中信证券(600030)。从行业分布上看,食品饮料行业占据4席,家用电器行业占据两席。
共有653只公募基金持仓了中国平安,持股市值达342亿元,格力电器退居到第二位。不过,这并不代表机构“嫌弃”了格力电器。二季度592只基金持有该股的市值为220亿元,增加了64亿元,持股机构家数比一季度多154家。不仅是格力电器,其他重仓股美的集团、五粮液、泸州老窖及贵州茅台均被机构增持。
对此,财富证券研究员皮辉娟认为,二季度基金持股集中度明显提升,特别是对于金融、电器和食品饮料行业龙头股的偏好存在较强的一致性。公募基金延续之前的行情,仍然偏好金融、家电和消费品行业。从调仓换股方向看,“漂亮50”个股是主要增持方向。
事实上,在减持板块中,公募基金同样呈现一致性。据金牛理财网数据显示,长电科技(600584)成为二季度公募基金减持力度最大的个股,减持市值高达16.86亿元,该股同期跌幅也接近15%。此外,东阿阿胶(000423)、瑞康医药(002589)、人福医药(600079)3只医药股进入基金摒弃的前十大个股。
公募基金“抱团”有其必然性。近期在大金融和周期板块的带动下,市场波动幅度加大,分化程度亦加剧,创业板指数在7月前两周跌幅约8%并创下2015年“股灾”后新低,而上证50两周涨幅近5%。布局“漂亮50”的基金上半年均取得超额收益,更是让基金经理们不得不跟随。
海通证券(600837)研报分析称,公募基金近期“抱团取暖”可对比的例子发生在2012至2014年,当时主要抱团新兴科技类股票,TMT+医药+环保在基金重仓股中持股比例从2012年年初的15%上升到2014年中的48%,上涨了2倍多。2016年以来则“抱团”消费金融类股票,白酒+家电+电子+金融在基金重仓股中占比从2016年年初的17%上升到今年二季度的35%,涨了1倍。
市场分化格局难改
对于这波蓝筹能否延续,以及“漂亮50”能否向大金融和周期股继续转移?多数华南地区受访基金经理向《投资者报》表达了相对乐观的看法。
上半年以34%回报率拿下股票型基金冠军的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经理萧楠表示,在白马股经历了一波犀利的涨势之后,市场已经充分反映了一些价值股的估值修复和业绩预期,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持有人,都应该降低预期回报,不该指望估值能够继续扩张。但从基本面上看,很多股票仍然有良好的业绩成长空间,他依然会将精力放在基本面研究上。
招商央视财经50指数基金经理陈剑波认为,“漂亮50”是全球股票牛市行情的一部分,在成交量的配合下已走出一个慢牛通道,后续“漂亮50”行情有望持续。
他的依据是,从短期来看,前期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等发生重大转变的概率不高。市场关注点仍将集中在具备估值优势和业绩确定性的领域,虽有风格扩散的可能,但大概率会在之前风格基础上受赚钱效应的影响进行扩散。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认为市场分化格局难改。“随着监管环境、市场风险偏好、市场流动性等因素的变化,A股市场近期运行逻辑和投资者行为较若干年前也发生本质上的改变。投资者整体转向有业绩支撑,以及估值较低的板块和个股。”该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公司还表示,公募基金在加仓主板的同时,正不断减持创业板,说明基金经理更加重视业绩与估值的匹配度。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创业板共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40.9亿元,同比增速仅为6.86%,较一季度10.97%的数值显著下滑。可见,创业板中报实际业绩增速较一季度大概率呈现下行态势,其中计算机行业就属于业绩较差的典型,也是资金减持较大的板块。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低估值板块显著跑赢高估值板块,显示市场风险偏好较低,投资者更加审慎,倾向于持有估值水平较低的品种。
萧楠的投资策略也与上述逻辑吻合。他表示,要找到增长资质足够好,且股价波动率较低的公司,通过长期持有抵消股价波动,赚取业绩复利增长的钱。过去几年,这类公司多出现在大盘蓝筹中。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