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基金 / 公募 / 私募 理财 / 信托 / 排行 > 理财知识:批判性思维帮你躲过很多“坑”!(2)

理财知识:批判性思维帮你躲过很多“坑”!(2)

2017-12-02 09:59  来源:长升理财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长升理财

任何金融产品,收益无非来源于三种:通货膨胀的钱、别人口袋里的钱和内在价值的钱。

通货膨胀的钱就是随着通货膨胀而增值的那部分钱。最典型的就是贵金属和大宗商品,这些商品总体上供需平衡,长期价格会随着通货膨胀的上涨而上涨。房子在总体上供需平衡的情况下,长期价格的涨幅也与通货膨胀接近。在快速城市化的国家,例如中国,因为供小于需,所以房子的价格会明显快过通货膨胀。如果底层资产的收益来源主要是通货膨胀,那么高收益就不可能长期持续。

别人口袋的钱就是在零和博弈的情况下,赢的人从输的人那里得来的钱。最典型的就是炒期货、炒外汇、炒虚拟货币和炒股票短线。这部分钱来得快,而且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度自信的心理缺点,所以很多人都把目光瞄向了这部分收益。如果别人都是傻子,只有自己是聪明人,那这份钱确实好赚。但很明显,别人不可能都是傻子,很多人不仅聪明,而且努力,而且还有比你更好的资源。所以,这份钱其实是最难赚的,即使赚到了,大部分也是因为运气原因。运气难以持续,所以赚别人口袋的钱也是不可能持续的。如果底层资产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别人口袋,那就千万不要看到之前一段时间收益高就杀进去。

内在价值,是指底层资产内在产生的收益。例如股票背后的上市公司的盈利,债券发行方付的利息。从长期来说,理财收益的来源只有两种,一是通货膨胀,二是资产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的收益一般要高于通货膨胀的收益,而且也是体现理财成功与否的主要指标。美中不足的是,内在价值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一项资产在短期内的价格波动不取决于内在价值,而是取决于市场情绪和认知的波动。所以,除了短期债券等期限短的底层资产,其他期限长或没有固定期限的底层资产所组成的产品,短期收益来源都不可能是内在价值。

blob.png

弄清相对收益

牛市来了,每个人都是股票高手,因为几乎每个炒股的人都赚钱。同时,每个基金经理都是明星基金经理,因为几乎每个基金经理都能帮投资者赚到钱。如果你就此满怀欣喜地把钱交给基金经理,那可能会失望。因为牛市时赚钱基本上只是跟着大势赚钱,并不能说明水平。相反,根据统计,水平高的基金经理往往是牛市时收益不如大盘,因为牛市泡沫高,水平高的基金经理一般都会在这个时候保守。熊市时,才是体现基金经理水平的时候。千万不能仅凭牛市的表现,就认定某个基金经理的水平高。

关注长期表现

牛市期间的高收益业绩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在牛市退出,高收益没法放入口袋,只是账面收益。只有穿越牛熊后的长期收益才有意义。所以,虽然高水平的基金经理在牛市表现不出色,但并不影响他们的长期地位,因为精明的投资者会选择他们。

从长期来说,年化收益超出大盘指数3%的基金经理寥寥无几。如果谁能做到长期超过大盘指数3%,那就是妥妥的明星基金经理。但是,如果按1年来看,超出大盘指数30%的基金经理也很常见。一旦某个基金经理某年业绩出色,基金公司、基金发行渠道都不会放弃这个大好机会,而是会大力向投资者推荐该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大多数情况下,“体育画报诅咒”会出现,上一年表现优秀的基金经理在下一年都会表现不好。(“体育画报诅咒”是指某个体育明星如果登上《体育画报》封面,下一年的表现一般都不好。)

所以,当理财经理向你大力推荐某个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的产品时,一定要关注一下他是短期业绩优秀还是长期业绩优秀。

关注内控机制/产品运行机制

内控机制是产品合法合规依约运行的保障。有的产品看起来风控措施很严格,但并没有机制保障这些措施能够落实。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产品发行方别说没有能力去落实这些措施,而是根本没有意愿去落实这些措施,一开始就是骗投资者上当的。有些一开始没有想骗投资者,但后期随着产品窟窿越来越大,为了掩盖问题,也不得不开始骗。对于投资者来说,不管是主动地骗还是后期被动地骗,都没有区别,都会带来损失。

所以,面对产品说明书和宣传材料中的诱人话语,一定要关注有没有完善的内控机制来保障这些诱人话语得以实现。

对于持牌的金融机构,在申请牌照的同时,都会要求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拿到金融牌照后,内控机制也是监管的长期重点。所以,对于持牌的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投资者基本可以放心。

一般来说,持牌金融机构的宣传材料也不会太脱离事实。往往是非持牌的金融机构才会做出不负责任的宣传。对于非持牌金融机构,不在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之内,所以不能寄希望于监管,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如果对对方的内控机制没有信心,或者自己对对方没有掌控能力,那还是回避为好。

以上就是关于理财知识:批判性思维能够帮你躲过很多“坑”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理财知识及行情资讯,请随时关注财经365网站基金理财频道。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