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理财资讯:多地政府自曝GDP造假,你的理财产品要小心了!新年伊始,正是全国各省市展示业绩、通报GDP之时,然而,最近北方两省市却自曝家丑,承认GDP造假,为这“不消停”的开年又增添了一丝波澜。
据新华社消息,2018年1月3日,内蒙古核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占当年总量的26.3%,并且核减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
随后,据澎湃新闻报道,1月11日,天津广播微博透露,当天举行的天津市滨海新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宣布,在更改统计口径、挤掉水分后,滨海新区201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由10002.31亿调整为6654亿。1月15日,其官方媒体《滨海时报》刊发的评论员文章首次承认滨海新区存在追求GDP数字增速的“光环效应”,采用了有利于GDP规模的注册统计方式,并强调要主动放下单纯追求GDP规模和增速的包袱。
但是,这或许还没有结束。从去年12月份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来看,云南、湖南、吉林、重庆4个省份的10个市县就存在虚增财政收入问题,中纪委巡视反馈结果也点名批评内蒙古和吉林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既然内蒙古、天津的先例已开,会不会有更多的省份趁此机会挤掉多余的水分呢?
长久以来,各个地方都热衷于政绩竞赛,除了每年高层定下的经济目标之外,GDP往往是与政绩与个人仕途挂钩的。不得不说,像内蒙古、天津这样自曝家丑确实需要足够的勇气,毕竟牵涉的利益并不简单。
当然,我们要说的也不仅仅是GDP造假问题,还有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真相:在中国GDP总量突破80万亿的关口上,地方政府仍然缺钱。
这样一来,我们不得不小心涉及地方政府融资的理财产品了。前不久财政部公告宣布中央政府不为地方违规债务兜底,近日,相关的理财产品便出现了逾期问题。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中融信托旗下两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延期,涉及资金15亿元,截至目前,两信托计划已累计还款6亿元,但尚欠资金本息近10亿元。据报道,两款产品的借款人分别为云南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而云南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则是云南省国资委全资控股企业。
因此,我们购买理财产品也要打破政府刚兑的观念,小心涉及政府债务的理财产品,尤其是涉及PPP项目的产品。PPP项目被认为是化解地方债务的良药,但是许多地方在操作上并不合乎规范,成了地方隐性债务的解毒剂,尽管收益可观,但风险同存。想要直接或间接投资这些项目的朋友们,要多分析相关地方政府的负债与偿债能力了。
以上就是理财资讯:多地政府自曝GDP造假,你的理财产品要小心了!获取更多理财知识及行情资讯,请随时关注财经365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