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2018改变A股命运的两大事件是什么?
我们总说,A股是一个散户为主的市场。但2018发生的两件事可能会成为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发生趋势性变化的关键节点。
关键节点一:个人养老基金的推出→散户的“短钱”转变为机构的“长钱”
从过去十年的收益率来看, A股的主动型基金是具备长期跑赢市场的能力的。
2000-2017年,主动型基金平均复权净值涨幅达到1638%,超过上证综指(累积涨幅804%)834个百分点,超过沪深300(累计涨幅1198%)440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截至2018-11-26)
所以从长期来看,在A股市场上,投资者是可以从主动管理型基金中赚取收益的。但这句话的重点其实在于“长期来看”。
-
现在的A股市场显然是“短钱”当道。
-
管不住择时的手,狠不下坚持的心,人人争当股市小旋风,快进快出,给A股带来一地“短钱”。
-
高点买入,低点赎回更是家常便饭,所以即便基金产品本身长期能够跑赢市场,投资者自己也很难落袋为安。
-
“长钱”才是主动权益基金用起来最为趁手的兵器,给主动权益基金一份长期稳定的投入,才能让它焕发出真正的实力,把辛苦创造出的超额收益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投资者收益。
但“长钱”是说来就来的吗?人性中贪婪和恐惧的弱点是说克服就克服的吗?何容易。指望投资者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自觉抑制本能,全体严守长期投资的原则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想把“短钱”变成“长钱”还要靠政策来催动。在所有类型的“长钱”中,政策最有可能推动的就是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养老金。
以美帝为例,70年代以前美股也是以散户为主,基金占比在4%-5%左右,与现阶段的A股相似;80年代开始,美股逐步完成了投资者机构化的转变,根本原因就是美国通过税收优惠吸引居民创建了私人养老金账户,产生了一批以“养老”为投资目标的资金,同时允许私人养老金计划投资于共同基金,推动了长线资金与基金的良性互动。而在我国,2018年我们欣喜地看到,A股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养老目标基金,富二家也有幸发行了富国鑫旺养老FOF(006297)。虽然目前中国尚未建立起个人养老金账户,A股机构化道阻且长,但不可否认养老目标基金是将“个人投资”与“长期投资“挂钩,推动A股市场向”机构化“迈进的一大步。
关键节点二:MSCI指数纳入A股→外资将快速流入并成为主导的机构投资者
A股入摩成功无疑是2018年的又一喜大普奔的好消息,这不仅意味着A股得到了国际鼎鼎有名的指数公司的认可,也把一大波海外资金的目光引向了A股市场。而更让人开心的是:明昇(MSCI)目前计划将A股在其指数中的权重由5%提升至20%,什么概念呢?以5%的纳入因子,2018年被动资金增量超1000亿元;20%纳入因子,被动资金增量可达4884亿元。(数据来源:申万研究报告,截至2018-11-20)
从中国台湾和韩国的经验来看,当指数被完全纳入MSCI,外资在股市中的比例均提升至20%以上,而且从MSCI纳入新兴市场的进程来看,从开始纳入到完全纳入一国/地区股市从未超过10年,比如,印度尼西亚9年、韩国7年、马拉西亚10年、泰国10年、中国台湾地区7年,对于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国家,则是一次性纳入,比如巴西和俄罗斯。根据中信证券研究报告预测,未来十年,外资大概率将快速流入并成为主导的机构投资者,预计十年后占流通市值的比重达到20%左右,约是公募基金整体的两倍,保险资管二级市场配置规模的3~4倍。
而这会给A股市场带来什么呢?
外资快速流入并成为主导机构投资者的过程中,A股的估值体系也会逐渐向发达国家市场靠拢,市场定价更加有效,表现之一就是大小票分化加剧,缋优股受到机构青睐,规模随业绩持续增长,资质较差的股票市值逐步萎缩,整个市场的生态也会更加健康~
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财经365股票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