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投资理财陷阱不少,骗子的“话术”更是五花八门,都识破也并非易事。所以,对百姓来说,还是要给自己定个原则:投资理财,要到正规的机构购买正规的产品。如果坚持住了这条底线,至少可以避免“走错门”,接下来才有可能“投对资”。
投资理财渠道不少,是存银行买国债,还是买黄金买股票,各家都有各家的高招。而购买理财产品,也成为很多的人选择。
除金融机构外,互联网企业、各类投资顾问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也十分活跃。但由于缺乏市场准入和持续监管,产品分拆、误导宣传、资金侵占等问题较为突出,甚至演变为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发行证券,扰乱金融秩序,威胁社会稳定。
那么,普通百姓应该到哪里买理财产品?或者说你打算委托谁替你理财呢?
央行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这个“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主要指私募投资基金的发行和销售,国家已有专门法律和行政法规,要按专门法律、行政法规执行。
也就是说,除了私募投资基金,其他非金融机构均不得发行、销售资管产品。您听明白了吧?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它们是发行销售理财产品的正规渠道,您可以到这些机构去买。非金融机构有哪些?除了金融机构都是非金融机构!包括互联网企业、各类投资顾问公司等,以后就别到那些地方“理财”了。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非金融机构违法违规开展资管业务的情况,尤其是利用互联网平台等分拆销售具有投资门槛的投资标的、通过增信措施掩盖产品风险、设立产品二级交易市场等行为,将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规范清理,依法予以处罚。
金融机构不再对理财产品打“包票”,盈亏由买家自行承担
以前理财产品确实有保本保收益的,但今后这种情况将不复存在。《意见》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产品出现兑付困难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股市里的这句话,股民们都知道。对于资管业务来说,也有一句话叫:“卖者尽责,买者自负。”意思是金融机构出售理财产品,是替客户理财,所以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尽职尽责;而购买哪款理财产品是客户自己的选择,赚钱和赔钱都是投资者自己来承担。
“资管业务属于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投资风险应由投资者自担。”央行有关负责人强调,刚性兑付偏离了资管产品“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抬高无风险收益率水平,干扰资金价格,不仅影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弱化了市场纪律,导致一些投资者冒险投机,金融机构不尽职尽责,道德风险较为严重。
没有了“稳赚不赔”的承诺,理财真的成为了“技术活”。作为投资者,需要不断提高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要了解市场的波动,尽量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同时,对自己也要有一个客评价,不要购买超出自己风险能力的理财产品,“买者自负”不要成为自负的买者。
如果您一定要“保本保收益”,这样的“产品”其实也有,而且上了年纪的人对它们熟悉又喜欢:那就是储蓄存款和国债。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随时关注财经365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