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资产管理公司觊觎中国市场已久,尽管早先也有外商独资发行投资海外市场的合伙产品(QDLP),但富达这只产品是真正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投资管理设立在中国境内、与国内私募一样面对国内客户、投资国内市场的产品。可谓真正与国内私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面向高净值人群的私募产品。
据了解,富达国际旗下的外商独资企业于2015年9月在上海成立,并于2017年1月成为首家获得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颁授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外资资产管理公司,可率先在中国开展私募基金业务。
从富达国际的选择来看,首只产品并没有选择A股,而是选择了相对风险较小的固定收益。富达国际在中国发布的首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富达中国债券1号私募基金”(以下简称“该基金”)主要投资于国内债券市场。同时,其基金经理也选择了从内部挖掘。
据了解,该基金由富达国际的黄嘉诚先生负责管理,其于2017年3月从香港调任至上海。黄先生于2002年加入富达国际担任固定收益业务分析师,在固定收益投资领域拥有超过14年的从业经验。同时上海的固定收益团队给予其支持。
依据基金业协会产品公示信息,该产品成立于今年3月30日,于昨日在协会备案,投资范围为银行存款、债券、优先股、债券回购、资产支持证券、利率互换、国债期货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私募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 投资方式为直接投资。
黄嘉诚表示,“作为一家独立的、以投研驱动的资产管理公司,富达国际在全球不同地区的经济周期内都创造了卓越的投资业绩。相信在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我们也能够把握投资机遇,帮助投资者实现投资目标。”
凸显资管放开信号
随着资产对外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利用所谓的WOFE(外商独资企业)进入中国的资产管理市场。
据基金君了解,之前不少海外机构虽然可以通过机构的专用额度投资内地市场,但机构和人员多在香港等地,甚至一些还委托给内地的基金经理。随着富达国际破冰并首发产品,也为不少想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机构树立了模板。
最热衷的内地市场的公司多数都早已有布局。以富达为例,富达国际分别于2004年和2008年在上海和北京设立了代表处,并在大连成立了中后台支持中心,拥有近500名员工。富达国际已经在中国从事多年投资业务,拥有12亿美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额度,是全球范围内拥有最高QFII额度的基金公司之一。全球最大资管机构贝莱德等也有布局,如在上海设立投资基金公司,已发行了投资海外的合伙产品。
还有一些大型资管机构在等待着独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如全球第二大资产管理公司领航,就希望能以独资身份进入内地,但目前公募资管仍未向外资开放。
面对外资,目前我国的开放程度还局限在私募基金管理范围。证监会2016年6月30日表示,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申请登记成为私募证券基金(爱基,净值,资讯)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开展包括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在内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业务。
产品能否念出真经?
市场对外商独资金融管理机构有一定的期望。一方面,合资的制肘在外商独资中得到破除,能够更好的发挥外资的自主能动性,充分利用更加完善和规范的投资经验和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外资在量化投资、对冲管理等方面有着更加丰富的经验,而随着国内市场在相关领域的逐步开放,这些经验无疑能更好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表现。
据基金君了解,不少业内人士对外资做私募并不乐观。目前,海外资管在国内要想做的风生水起并不容易。如要想产品出成绩最关键的是人才,而在外资既需要擅长与外资股东沟通又要十分懂得内地投资市场,非常难得,外资管理模式上相较国内的私募更加严苛,风控要求也比较高,这些外资产品有时还需要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从目前外资竞争优势(爱基,净值,资讯)和市场格局来看,即使大牌外资也很难长袖善舞,发挥出独特优势。
从目前富达的首只产品选择来看,并没有选择进入A股与国内众多私募混战,而是选择了竞争相对没有如此激烈的固定收益市场。
实际上,最为吸引外资的仍然是中国的公募市场,不少外资方甚至出售合资公募基金公司股份转而设立全资私募,是寄希望于未来升级牌照,从私募转为公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