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上证报资讯的统计,QFII机构在一季度内合计新增106只A股投资,这些个股的平均市值仅为130亿元。其中,以瑞银集团为首的QFII,直接抄底31只次新 股,买入总市值超过13.6亿。 是QFII思路前瞻,还是内地基金思维更接地气?批量扫货小盘次新股的QFII机构,究竟为何而来?
扫盘次新股
根据上市公司的一季报,名列QFII持股市值前列的似乎依然是那些大市值的龙头股,包括银行股、五粮液、包钢股份、万华化学、海螺水泥、中工国际、中国国旅等。背后的买家也都是瑞银、花旗环球、淡马锡、摩根大通等知名海外机构。
但若从新增股入手,QFII的投资气象则完全不同。
根据上证报资讯统计,QFII在一季度内新增持股为106只,新增持股市值为101.6亿元。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个股集中在次新股身上。
根据统计,QFII机构在一季度末,合计增持31家2016年11月后上市的新股。
这其中既有上海银行这样的传统行业公司,也有泛微网络、荣泰健康这样的全新领域企业;既有常熟汽饰这样的传统制造业公司,也有茶花股份这样的日用消费品公司;既有江山欧派这样的民营企业,也有中国科传这样“根红苗正”的国有资产。
更有意思的是,此次扫货次新股的主要是同一家QFII机构——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后简称瑞银集团)。
根据统计,在31只(次)批量扫货的次新股中,瑞银集团涉足了其中的28只。其中,既包括块头较大的上海银行,也有流通市值不足20亿元的亚翔集成、德新交运、常熟汽饰、泛微网络、至纯科技等。
全新的策略
从结果看,QFII扫盘次新股的战略似乎是一个新现象。
统计数据显示,除去本轮集中增持的次新股,QFII持股之前并未出现如此集中、批量扫货的情况。
把最新持股按成立时间分析就可以看出,QFII目前的持股多数在2016年11月之后上市。
往前推算,QFII的全部持股中,在2016年1月到10月上市的个股只有3只;2015年上市的个股有9只(已经是近年最高值);2014年上市的3只,2013年上市的1只。
另外,从持仓特征看,QFII持有重仓股的平均市值也正在不断下降。根据上证报资讯统计,QFII在一季度内新增持股为106只,新增持股市值为101.6亿元。换算下来,QFII平均每笔新增投资的金额不足一亿元。这个规模大概是历史重仓股的三分之一。
此外,QFII新增持股的市值区间也大幅下降。根据计算,新增持股的平均市值为130亿元,相比存量水平大概也只是三分之一。
这种QFII“广撒网”式的布局,在A股市场还是不多见的。
改变市场格局?
那么何以出现这种QFII机构批量持有次新股的情况呢?
一家香港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总监认为,QFII批量投资次新股,大概率是两种投资策略,其一是指数投资、其二是量化投资。由于次新股上市时间较短,通常很少被指数使用,所以,量化投资策略可能性相对较大。
另外一些熟悉QFII使用的投资经理也透露,瑞银这样的欧美大行,其QFII额度,主要是供其客户交易使用的。早期的QFII额度较少,主要为海外大型资产管理机构、养老机构所用,因此显现出清晰的价值投资痕迹。而近年来,随着市场上的QFII额度逐渐增多,客户机构多元化,其持股也渐渐出现多元化、本土化的特点。
虽然不能完全确定背后的主力机构用意何在,但是,QFII批量扫盘次新股,仍可能给整个市场带来启发。
首先,QFII机构开始深度介入A股的次新股行情,意味着新的投资者结构开始形成,这对于未来行情走向研判,有重要意义。
其次,目前看,这个策略能否发扬光大还需要观察。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看,QFII买入的次新股投资浮动盈亏分化明显。
尤其,2017年2月以后上市的次新股浮亏较多。比如多家QFII机构介入的上海银行,目前收盘价位于其上市以来的相对低位,博迈科、贝斯特等也处于相对低位。如果QFII机构早先建仓较为积极,且持股至今,则浮亏预计会在10%~20%之间。这些投资的结局,估计也将影响QFII机构下一步使用新战术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