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存在着基金业绩与投资者回报相悖的情况,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年化收益远超同期沪深300,但投资者的回报率却远不及基金年化收益。公募FOF(基金中的基金)的即将问世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治疗这一“顽疾”。
5月初,一大批基金公司的FOF项目组前往北京进行第二轮答辩,首批公募FOF问世再向前走一步。FOF的运行特点是优选基金标的,承担低于个体基金的风险,通过投资经理的配置达到一定投资目的。对于投资者而言,以往可能需要在几千只标的中选择标的,难度很大;FOF问世后,或许只需要选择几只FOF基金便可满足投资需求。
对公募基金公司来说,FOF是机会更是挑战。是选择外部还是内部基金,是配置主动型还是被动型,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北京一家老牌公募FOF投资人士也直言:“做公募FOF没有那么容易,需要自上而下在宏观配置方面下很大功夫。既想控制住风险,又要投资回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业绩与回报悖论
投资公募基金产品是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方法?先来看一组统计。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了过去十年股票型基金及偏股型基金的收益情况,2007年~2016年的10年间,股票型基金年化平均收益率是18.6%,偏股混合型基金年化平均收益率是20.2%;在过去三年,尽管经过了一轮牛熊,股票型基金及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也有17.4%和19.3%之多。
事实上,如果单单看基金过往数据,基金投资年化约15%的回报是非常好的投资方式;但如果统计基民的投资成绩单,却又往往发现,基民的回报并不如统计数据展现出来的那么乐观,甚至要差很多。
“说明现在投资者面对基金产品的复杂波动特性,很难正确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人创造的回报到达不了基金持有人的口袋里,即基金行业的投资回报和投资者回报的巨大悖论。基金产品是在挣钱,基金持有人长期来看并不是很挣钱。”华商基金基金投资部副总经理江赛春说。
“持有人总是会在市场爆发阶段,即基金产品很赚钱的时候才会产生投资的欲望和冲动。相反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大家总是害怕去投资基金。造成了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散户投资者和行业持有人资金投入结构是非常不均匀的,在一轮市场上涨后期把主要的资金都投进去了。”江赛春分析称。
基金业有个老生常谈的难题: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在公募基金排名论英雄的机制中,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往往会选择上一年排名靠前的基金,基金公司抑或第三方机构也往往会大力宣传前一年的绩优基金。
而由于第二年市场风格往往会发生转移,前一年的“优等生”很容易在第二年成了“差等生”。
在日前基金业协会于北京举办的一个养老金研讨会上,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便指出,短期来看,权益类投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而长期看,股票投资收益高于债券几乎是确定性的;并且随着时间跨度加大,股票的波动风险逐渐下降,而债券的波动风险逐渐上升。偏股基金可以有更为优秀的表现,投资回报远大于股票指数,若等权重投资全市场偏股基金并长期持有十年能获得稳定且更为可观的收益。
二次答辩完成
对于大部分个体基金投资者来说,由于投资体系和方法的千差万别,以及很多产品的投资风险超出了能承受的范围,造成了长期投资的无效性。
或许这正是FOF的使命。
“基金产品本身的特性,造成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高度相关,销售渠道也没有办法帮助投资者管理风险,市场上缺乏这样一个角色。所以,这是FOF非常重要的使命。”江赛春说。
“我们很早就看到了FOF在欧美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巨大空间,大概从2014年开始以专户方式管理FOF产品;公募方面,公司也从2015年开始做相关人才和系统方面的准备,其间也向相关渠道及机构客户介绍过公司的FOF产品方案。”一家合资公募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透露。
近两年来,国内很多公募基金开始组建FOF研究小组,一些公募则由原来的资产配置部门的主要人员构成,不少基金公司都努力进入第一批FOF发行梯队,公募FOF也很快进入冲刺阶段。
今年4月24日,证监会向基金管理人及托管人下发了《基金中基金(FOF)审核指引》。5月4日,基金业协会公布《基金中基金估值业务指引(试行)》。由此,公募FOF监管制度正逐步完善实施。伴随着估值指引的出台,FOF的推进工作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截至2017年4月27日,已有30余家公司上报了67只FOF产品。5月初,一些上报了产品的FOF项目组在北京进行了第二次答辩,公募FOF产品或可在上半年成功面世。
景顺长城基金FOF投资部拟任基金经理张伟保告诉记者,在FOF的构建中,很多基金公司采取了量化手段来筛选基金,“量化是底层基金的筛选手段,面对数量庞大的全市场样本池,量化删筛能确定初步的标的”。
赚资产配置的钱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QDII产品一枝独秀。也就是说,如果在资产配置中有一定比例的QDII,不仅能达到资产波动率下降的效果,收益又可观。这正是资产配置理论的要点所在——资产范围间不同周期性的负相关。
因此,对于基金公司的FOF投资团队来说,需要在内部统一认识:是投资于内部基金还是外部基金?是选择主动型产品还是被动型产品?
“比较清楚基金经理人的操作风格、仓位情况、择时能力的话,外部基金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不清楚的话可以选择类似于类指数或者ETF这样的基金,这样就可以按照我的思路来做配置。”此前,北京一位拟任FOF基金经理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比如市场跌了一段时间,一般就是减仓;而今后对即使能够博反弹的这种类别,也没有办法确认子基金的仓位或者基金经理的做法。”该北京拟任FOF基金经理也表示,首要的思路是靠配置来做长期收益,而不是博取短时的价差。
张伟保也表示,内外结合的产品设计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现阶段国内和海外市场的一些区别,包括国内外基金信息披露频次不同、国内外FOF文化有异、国内基金公司相互购买基金在费率上没有很大的优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