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格的监管之下,基金子公司原有的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痛则思变,越来越多的基金子公司开始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方向。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到,部分子公司将目光投向私募FOF。
不过,临时布局这一业务领域,仍要面临人才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备、机构资金难募集等多重困难。面对发展障碍,子公司探索新方向的脚步也颇带犹豫。
试水私募FOF
根据基金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基金子公司管理资产计划13010个,资产99136.72亿元。相比去年底,产品数量减少1484只;规模缩水5894.19亿元,降幅为5.6%。
自通道业务受限后,基金子公司管理规模每日俱下,但5.6%的降幅并不算较大滑坡。究其原因,有基金子公司人士认为,通道被限是监管层出于风险的考虑,除了通道业务之外,子公司还有其他业务可以选择。
私募FOF便是其中一种。“现在已有子公司在做FOF产品,我们也在考虑这个方向,毕竟要寻求转型总要多渠道尝试。”沪上某基金子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
一家规模前十的基金子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行业内的动作传播比较快,早在有基金子公司摸索私募FOF的时候,业内就已对此类产品进行调研,发现有一定可操作性。
也有基金子公司早就有所布局。据了解,有北京的基金子公司从2014年12月便开始筹备FOF团队,2015年开始正式运作,如今规模已有十多亿。
沪上某基金子公司人士则表示,公司此前已在布局投资一级市场的FOF产品,不过,目前尚未做出规模。
同样沪上一家基金子公司高管透露,目前业内确实有为数不少的公司已开展或准备开展FOF业务,但发行产品的量仍较少。
新业务存多重挑战
转型往往伴随着阵痛。布局FOF业务对于子公司来说并不容易,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募资和人才储备等多方面都存在挑战。
某基金子公司负责FOF业务的投资经理表示,目前FOF业务比较难做,主要还是市场表现不好,股债均处于调整过程中,这种行情下很难取得理想的收益。在这个时点新布局FOF业务,还要面对人才的稀缺问题,同时懂股票、债券、商品等领域,能够合理配置资产的FOF投资经理奇缺。此外,基础设施方面也不完备,缺少能够判断出优秀子投顾的评价系统。
一家正考虑探索这一业务的子公司表达了对募资的顾虑。在该公司内部人士看来,子公司发行FOF,面对自然人发行的话体量很难做大,小规模的产品很难配置。而面对机构投资者,缺乏FOF运作经验的子公司又很难给出很好的匹配。
据了解,提早布局的公司在取得银行信任方面较有优势。上述投资经理表示,公司募资获得银行的认可,一方面是因为团队较为专业,在路演中能够得到专业投资者的信任;另一方面,理念先进的银行也开始尝鲜,寻找下一个增长点,愿意用部分盈利资金投资FOF,寻求FOF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红利。
上述布局一级市场FOF的基金子公司内部人士也表示,子公司做此类产品存在一定劣势。一个资管计划很难募集到大规模的资金,还需要套用有限合伙做结构化产品,但又很难找到合适的公司做GP。“做股权投资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公司还没有准确的定位,没有下定决心大力去做。”该人士表示。
在探寻主动管理型业务中,除了FOF产品,也有子公司考虑成立私募基金,布局私募证券投资业务。“不过,要挖角市场上有业绩的基金经理也要付出代价,如果放弃奔私选择基金子公司,可能会提出股权上的要求,但基金子公司股权比较分散,用股权吸引人才加入的模式也较难实现。”沪上某基金子公司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