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于6月3-4日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业规范”。凤凰财经做为特约全媒体全程报道。
在6月4日的《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17》圆桌论坛议程中,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临时缺席,据圆桌论坛主持人何海峰透露,洪磊缺席是因为证监会有临时紧急的事项,何海峰表示希望是利好消息。
今年5月份,洪磊参加上海举行的私募股权及并购百人论坛上致辞时表示,将从三个方面推动各方共同建设有利于私募股权与并购基金发挥企业家才能的制度环境,推动私募股权与并购基金回归本源,切实发挥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的价值创造功能。
公开资料显示洪磊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先后任职于北京证券、嘉实基金等机构。
洪磊自2012年上半年调任稽查局巡视员,在此之前担任证监会基金部副主任长达11年,亲历了对基金业的整顿和改革发展,任内大力推动基金行业的制度建设。2014年10月,洪磊调任中国基金业协会副会长。2015年8月,洪磊正式出任基金业协会会长。
以下为圆桌论坛嘉宾发言实录:
经济增长是有趣的话题,在中国我们从50年代就特别强调一句话,金融是经济的命脉,我们加快推进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开放。所以我们结合吴行长刚刚发布的《报告》,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也在转换它的轨道,也要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多的服务。
接下来我们进行重要的圆桌讨论,下面有请各位嘉宾。
圆桌讨论
主题:金融如何服务供给侧改革
嘉宾: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波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朱进元
信达证券董事长张志刚
交通银行研究中心副总经理,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周昆平
主持人:刚才Robert J.
Barro讲了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我们也提到了中国金融改革是要为经济服务的,服务实体,中国当前正在进行供给侧改革,这是结构转型,也是产业升级。
接下来我们圆桌讨论主要的主题就是围绕金融如何服务供给侧改革。
我们目前是有四位嘉宾,讨论的时间是45分钟,我们先简单说一下规则,进行两轮,每人简单做一个主题演讲,最后再问一个问题,最后各位嘉宾再简短地用一、两句话把自己的观点总结一下。
首先有请李波司长,李波司长的身份很敏感,但是今天我们就放过他吧,不问他货币政策,也不问他MPV,也不问很多敏感的话题,我们围绕《中国金融政策报告》,首先请你整体点评一下吴行长刚刚发布的《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17》,有请李司长。
李波:谢谢,《中国金融政策报告》发布七年以来,我感觉越做越好,而且影响越来越大,尤其到北京发布,我认为这也是很好的一个扩大影响的举措。《中国金融政策报告》过去几年我一直在读,我的印象比较深的,有几个特点。
第一,它很全面,涵盖了金融业的每个方面,作为一个资料性的报告来讲,非常有参考价值。
第二,它很深入,不是一个政策汇编,实际上是对政策的一个解读,对不管是学术界还是金融业的从业人员,我相信这个报告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它每年对这个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这种分析和讨论不仅仅是对学术界和从业人员有参考价值,我相信对我们政策部门也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包括今年的热点话题,就是金融如何服务供给侧改革。一会儿我相信在台上的嘉宾也会展开对这个题目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谢谢。
主持人:谢谢李波司长,李波司长是正面肯定,没有提出一条批评意见,实际上刚刚跟各位嘉宾在看报告的时候,我已经发现这个文章中有两个错误,回头你要多指出错误。接下来有请朱进元会长,大家知道中国保险业是中国金融未来发展的蓝海,空间无限,同时朱会长也是我们政策报告的顾问,我们这个报告刚才吴行长讲过了,基本覆盖了中国最重要的一些行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等。请朱会长您以顾问的身份,再次点评一下我们这个报告,当然可以批评。
朱进元:我很惭愧当这个顾问,在这样一个高大上的领域,实际上我什么也没有提供过有价值的意见。应该说我和李司长不同,他已经对前面六期有一个很全面的了解,我是第一次听说有这个报告,而且今天刚刚看到,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刚才和吴行长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有很多新的信息获取。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惊喜的报告,因为从金融整个行业看,我们就特别缺一个全面的对于整个金融政策能够做客观、专业的政策介绍和梳理评价的报告,虽然我们各业都有一些自己的年鉴和研究报告,但是我们能够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无所遗漏地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回顾,这是我觉得特别好的。
而这样的报告无论是对我们金融从业者也好,还是金融的研究者也好,还是宏观经济所有的经济战线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大百科全书,也是一个工具书。我想这样一个报告对于我们今后再回望我们的政策,再研究我们的政策出台之后可能带来的影响,具有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特别是我刚才听了吴行长的介绍,七年聚焦七个焦点、七个议题,每一个议题都是当年度经济、金融发展的重大问题。从来没有离开过经济发展的中心,从来没有离开金融发展的中心,从来没有离开研究金融依托于金融规律研究金融政策,我觉得这是它的专业特色所在。
当然了我觉得这个报告也只有我们第三方能做,任何一个协会或者是监管部门都无法做,我们没有资格去评价其他的行业,也不能去评价,我觉得第三方评价更客观、犀利、到位,真的是找到我们的政策不足,发现我们实践当中的漏洞,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更好地弥补这些不足,真的非常有意义和价值。
当然我觉得研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我虽然是第一次当顾问,第一次什么贡献也没有,但是我愿意今后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参与,贡献我们从保险这个角度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谢谢朱会长,实际上你已经做了贡献,向我们推荐了重要的协会研究力量和报告。当然我还是听到了您还是含蓄、委婉地提出了批评,过去六年我们在上海,可能吴行长刚才说了我们比较低调,没有高调地宣传,今年第七本报告我们才第一次正式做了这个报告,谢谢朱会长。
本来证券基金业协会的洪磊会长参加讨论,临时证监会有紧急的事项,我希望是利好的消息。
接下来有请信达证券张志刚董事长,大家知道刚才吴行长提到了,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有一个具体的办法就是债务重组。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我们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信达是第一个在境外上市的证券公司,而且据我们目前了解的情况,做的债转股包括处置债务的问题已经展开,有关国家部委的领导下,信达在这方面做了非常多的贡献。
首先请张总从总体上来看看我们资产管理公司和信达证券如何服务供给侧改革,有请张总。
张志刚:十分感谢,首先感谢主办方邀请我参加这样一个高级别的会议。之前发布的研究报告中的主报告我也认真地拜读过,这当中有一节就是涉及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和信达证券应该说是金融改革的产物,在过去的18年里,中国信达在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和帮助银行帮企业脱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今天因为这个主题我们聚焦在相对小的范围,就是债转股。大家都知道,随着国务院确定供给侧改革,特别是“三去、一降、一补”这样一个政策推出,等于第二个债转股又冲出江湖。这次的债转股和90年代末期的那次债转股相比应该说有很大的变化。
可以先简单地回忆一下90年代的债转股。当时1999年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核心就是化解金融风险,同时支持国有企业脱困。当时由国家发改委确定了将近600家企业进行政策性债转股。
我把这次债转股叫做报表性重组,90年代我们国家财政和银行分家,原来由政府投资的项目是通过拨改贷的方式进行投资,就是拨款改贷款,这样的话一大批重点项目实际上是没有资本金的情况下牵涉起来的。因此投产之日基本上就是亏损之时,因为建设期的利息就把他拖住了。
90年代末期的债转股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是把原来应该作为投资的,但是作为贷款的这部分资金重新又转成股权,这个债转股本身确实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最主要的是银行端把原来的不良贷款消减下来,而充实了企业的资本金。从1999年到2002年四年的时间,对600家企业平均负债率从75%降到了50%以下,而且转股之后,一半的企业从亏损转为盈利,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当然债转股本身应该说作为一个金融工具的使用,在全球的实践当中并不是有很多的案例,最早实际上是在70、80年代,拉美的外债危机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转股的实践。此后中国和当时的东欧在私有化的过程中采取了债转股的一些措施。
这次我们债转股聚焦什么?是聚焦去杠杆、聚焦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下降,还是聚焦供给侧改革?我想提一个观点,如果说上一轮的债转股主要是报表重组,我希望这次的债转股应该是一个价值重构的过程。所谓价值重构的过程,就是通过市场化和法制化这两个原则。市场化要由金融机构选择那些有市场发展前景这样的企业进行转股,这是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就是转股的过程中要对现有的资产进行剥离和市场化的估值,上一轮基本上是报表性的,一块钱兑一块钱,这次实际上要进行较大的重组。
信达证券作为这一轮第一家债转股企业,叫逾期股份,我们也是作为建行转股的财务顾问,参与了整个过程,陆陆续续还要参加其他一些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的债转股的业务。转的过程中实际上我们发现了还是有些问题的:
第一,企业的选择。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选择什么样的企业转股,受制于两个方面的影响。
1、前面说的,他是不是有市场?整个经营状况相对良好?只是由于负债率过高,把它拖住了。
2、我们还要考虑转股的债券到底是正常贷款还是不良贷款。
这两个影响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这样一个政策的推进深入程度。
从目前已经做的20多家企业,7000亿的债转股情况来看,应该说是一个债转股的变形,多数转股是名股实贷,签协议转的是股,但是通常约定的那些回购条款。也就意味着5年、7年企业或者是企业的股东、地方国资还要把这块股权买回去。
对于银行来说,做出这样的安排可能也有流动性的考虑,因为它不可能长期持有。另外在企业管理过程当中,银行能够介入的程度也不高。所以通常是名股实贷的。
另一方面来看,从企业端确实是解决了当前负债率过高的问题,7000亿的转股所对应的20多家大型企业平均负债率大概是76%。这是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统计,但是实际上还有一些隐性的负债我们没有考虑那么多。
这样的话,跟上一轮转股来看,现在的情况应该说更为严峻一些,但是实际的效果能不能达到?我觉得还有待检验。
我想可能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转的过程中,企业的过剩产能是不是真的能够剥离和处置,我想首先在价值形态上做一些重估,如果能重估下来,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如果不能重估,还像第一次一样,恐怕转股的效果有待观察了。
第二,上一轮债转股过程当中,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并没有真正介入企业的经营管理,当时规定就是阶段性持股,虽然我们也参加董事会,但是重大事情基本还是地方国资说了算。这次转股当中,转成股权之后,银行的持股公司是不是真能发挥股东的作用,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一方面,银行对于整个产业界的研究和跟踪目前来看是不足的。
另一方面,银行也没有相应的企业管理人员能够真实地提供可以增值服务这方面的董事监事,这样的话对于股权的后续增值应该说还是很难起到提升的作用。
由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转股工作现在是停停走走,但是现在来看,不光是工农中建交这样的大行,连一些股份制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也还在推进工作。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应该是比较有利的,但是在微观角度还有一些负的作用。我也想提醒在座的专家们能够关注,这个负面的作用主要是两个东西。
第一,由于有债转股的政策,大家有这样的预期,可能会产生一些债券发行人故意违约来逼迫你转股,这样的话对金融市场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实际上大家如果仔细观察来看,近两年国有企业的债务违约率应该是直线上升。而且这个违约从长期负债到流动性短期负债,一年期负债的违约也在上升。
第二,银行选择转股当中,到底是选正常贷款转股,还是选不良贷款转股?这其实也涉及到相关的权衡和一些道德的风险。这两者解决不好的话,可能债转股政策的推行可能会大打折扣。
我就先说到这儿。
主持人:谢谢张总!掌声说明一切。
其实我们的圆桌会议应该再申请时间,但是时间有限,抱歉,下次找个专门的机会请你详细讲讲。特别是您讲到了上一轮在修复负债表,到本轮的价值重构,市场化、法制化等,而且你也埋下了一个话题,只不过我们今天不能展开,要不然您和周总完全可以PK,你把话题抛给了银行业。非常感谢张总。
接下来,有请周昆平博士,今天周总不代表交行,只代表个人,他可以以银行业协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的身份,也想请周总您先谈谈中国银行业去年超过了欧盟的银行业资产,成为世界最大的银行业,中国银行业怎么服务供给侧改革?有什么您的想法?有请。
周昆平:谢谢何主任。
刚才吴行长在报告中已经讲了,金融是经济的核心。所以,银行业服务供给侧改革,我想主要是服务于我们现代经济的结构性的改革。因此,银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应该围绕我们现在讲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同时,要盯着“三去、一补、一降”这么一个任务,来开展改革。
第一,提高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第二,真正发挥银行资源配置的功能。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想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如何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这个方面银行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进行机构调整:
第一,要降低对于僵尸企业,特别是“两高一剩”这样一些行业信贷的消耗。把更多的资源投到新兴产业,符合国家战略的一些新兴产业。
第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一些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第三,更多提供好的产品,刚才张总也讲了,要债转股,这是一个方面,通过这个方面盘活存量,搞活增量。使得整个银行业的改革要跟整个的供给侧改革相一致。第二方面是银行业自身的改革,你要服务实体经济,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内部的体制机制是需要改革的。这里面就是要以客户为中心,刚才张总其实批评我们银行了,我们银行对行业的研究比较少。银行业我们要更多了解客户,就要对客户有所了解,特别是一些新兴行业,银行对它不太了解,所以这里面我们要改进体制机制,更多了解客户,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服务。
还要改变一下我们的流程,我们的流程比较慢,现在互联网出来以后,尽管互联网要加强监管,但是一些做法可以提供,我们可以借鉴,比如说它的效率。这些方面对于我们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包括后台流程的改革、组织架构的改革,这些改革就是提高效率。
再一个方面,我们涉及到银行业改革就是防范风险。现在金融风险中央很重视,4月25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了,习总书记也做了重要讲话。所以银行业要把控制风险放在一个比较突出的位置。
第一,现在的监管很厉害,主要是对银行的表外同业业务进行风险的控制,这个里面确实也有没有穿透、资金空转,这种现象是有的,所以说要控制风险。
第二,银行表外以外,表内的风险也得控制。刚才讲了中国的负债率比较高,要去杠杆,这也是我们银行重要的任务,在这个方面银行要监控,要进行很多改革,这里面要有一些方法,检测能力要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也要提高,在这方面我们要做很多工作。
我们要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银行我们有更多的责任。
我简要谈这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