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私募井喷短板隐现!北京规模效应凸显?11万亿“大私募”时代已经到来。截至2017年底,中基协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2446家,同比增长28.76%;已备案私募基金66418只,同比增长42.82%;管理基金规模则步入11万亿元量级。
无疑,经过2014年的登记备案制确立,到2016年的“25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再到2018年的借贷型私募叫停、上线管理人信用报告机制,私募基金行业透明度、规范度正被不断提高。
有关私募机构的新政策的密集出炉,又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2018年?
21世纪资管研究院通过研究行业数据,走访监管和业内人士,从三个角度研究2018年私募发展趋势。(李新江)
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研究,上海、北京和深圳分别有2033家、1504家、1476家证券类私募机构,浙江、江苏等地的机构数量亦排名靠前。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居民更加富裕,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也相应更高,私募机构选择在这些地域办公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
数据一:北京规模效应凸显
2017年,北京、上海、深圳仍然是私募机构的三大聚集地。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从注册地分布来看(按36个辖区),集中在上海、深圳、北京、浙江 (除宁波)、广东(除深圳),分别有4581家、4377家、4108家、1807家和1382家,总计占比达到72.42%。
不过,这个数据较去年11月的72.64%略有减少,前五大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集中度出现下降趋势。
分区域来看,与去年8月首次突破10万亿规模时的数据相较,去年12月上海、深圳、北京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分别增长了5.94%、6.96%和4.74%,相较而言,9月以来,深圳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新增数量最多。
从各地区的管理基金规模来看,管理人数量排名第三位的北京市,其管理基金规模最多,为2.6万亿,其次是上海和深圳,管理基金规模分别为2.49万亿、1.67万亿。
此外,管理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的辖区有16个,占比44%。
从私募基金公司管理规模来看,截至2017年12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管理基金规模集中在1亿~5亿元,共3920家,占比17.46%,而管理基金规模超过50亿元的大型机构有425家,占比1.89%。
从地域来看,大型机构也基本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深圳。
譬如证券类私募机构,截至2017年末,顾问管理基金规模在50亿以上的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共有36家,其中上海有15家、北京有12家,占所有辖区的比例是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