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码基金研究员徐丽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道,纳入监管考量的检查重点都是一些监管有难度且容易出现问题的私募机构类型,这些基金在展业时容易出现关联交易、利益输送、信披披露、业务隔离、“资金池”业务、保本保收益、杠杆运用等方面的问题。
拖沓备案遭严惩
2018年开年私募摸底排查稽核过程中,私募业务是否按合规备案也成为自查“重头戏”。私募机构登记备案收紧后,大量机构和产品阻拦在准入门槛外,为了合规展业,私募机构积极填补备案材料,基金业协会备案数据猛增。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2017年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综述及12月私募基金登记备案月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已备案私募基金66418只,同比增长42.82%。其中,自“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上线以来,协会在新系统备案私募基金21516只,平均办理时间为5.79个工作日,平均退回补正次数1.46次。
以基金产品成立时间到备案时间相差超过30天属于补备案情形进行统计,据尽调宝数据,近一年时间里,除2018年2月或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有所下降之外,私募机构补备案数量呈现出波动式上行趋势。数据显示,自2017年11月,私募基金补备案的产品数量增至超300只后,持续维持在月均超300只的补备案记录,并于今年1月以384只补备案产品数量达到顶峰。
值得一提的是,补备案的私募产品中不乏超龄“老基金”,其中超龄3000天以上的产品为3只,最大“年龄”的基金产品是3626天,成立于2007年5月11日,于2017年4月14日备案成功。超期2000天、1000天备案的私募基金分别有16只、62只。
私募机构紧急补送备案资料的同时,部分机构因拖沓备案吃到监管罚单,如2月24日,江苏证监局公布对南京中乾融投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罚单,处罚原因是该私募机构募集产品未按规定办理基金备案。据悉,中乾融投2015年11月19日募集设立契约型投资基金,规模5760万元,投资人数21人。但募集完毕,中乾融投一直未根据基金业协会的规定办理基金备案手续。
据悉,仍在运作的私募产品必须合规备案。无论成立时间长短,按照相关规定,肯定是要到协会完成相关备案的,否则就是不合规。
11家违规机构吃罚单
今年以来,证监会对私募市场违规行为执法力度依然延续高压态势,对私募基金违规案件的打击力度明显加大,除了南京中乾融投股权投资基金外,大批触碰监管红线的私募机构现出原形。
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江苏、浙江、广西、青岛、深圳、厦门、北京在内7地证监局对辖区内的11家私募基金公司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累计罚单共11张。
从主要违规事实方面看,违规行为有“未将产品信息及时向投资者披露”、“展业时未对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公司登记备案信息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