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股权投资是非常古老的一个行业,但是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简称PE)投资则是近30年来才获得高速发展的新兴事物。
所谓私募股权投资,是指向具有高成长性的非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和其他增值服务,以期通过IPO或者其他方式退出,实现资本增值的资本运作的过程。私募投资者的兴趣不在于拥有分红和经营被投资企业,而在于最后从企业退出并实现投资收益。
为了分散投资风险,私募股权投资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本站简称为PE基金、私募基金或者基金)进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从大型机构投资者和资金充裕的个人手中以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然后寻求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的机会,最后通过积极管理与退出,来获得整个基金的投资回报。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经历此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后,目前规模增速逐渐放缓,背后的募资难题正在凸显。
2017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募集金额高达1.61万亿元,这让不少业界人士感叹资金涌入的热情。然而,似乎就在不经意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从“不差钱”变为“找不到钱”,尤其是大量成立不久的中小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募资困境。
在资管新规出台、信用债违约不断的大背景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募资困境同样引发业界关注。清科研究中心认为,金融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对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募资端业务开展造成一定压力,但“改革阵痛”是市场走向健康、成熟的必经之路,预计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整体有限合伙人(LP)的结构将日益健康化。
“募资难”不期而至
过去几年,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政策利好不断,国家从政策层面全面支持股权投资行业发展。实际上,在国家多个行业的产业规划中,都提到对股权投资基金的鼓励和认可,针对股权投资基金的优惠政策,包括政府建立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完善税收政策、放开机构投资者准入等陆续出台。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催生了大批创业创新企业,他们的蓬勃发展为创业投资基金提供了丰富的项目资源。
在推动股权投资大力发展过程中,政府引导基金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推手。过去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种百亿元、千亿元级别的政府引导基金相继成立。有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7年,我国政府引导基金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到目前全国已设立引导基金数量达千余只。
借助于政策春风,过去几年,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3400家,管理基金规模12.04万亿元。其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增速最快,基金规模达到6.68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依然保持增长,但增速的大幅下降成为行业不可回避的现象。
清科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18年一季度,PE机构大力推进基金募集工作,以保持或增强自身的投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一季度新募集基金数达634只,同比增长41.8%;总募资2058.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7%。
投中信息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8年一季度,中国VC/PE机构完成募集的基金共103只,同比下降54.82%;完成规模110.3亿美元,同比下降74.85%。
而这一切似乎刚刚开始,VC/PE市场基金募集持续低迷态势仍在延续。投中信息研究院的统计进一步显示,2018年4月份,私募股权基金完成的募集基金在募资规模和数量上都大幅下降,其中,募资规模降幅超过80%,数量同比下降69.41%。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今年,私募股权各机构募集业务竞争日益激烈,募资困境逐步凸显。有分析人士表示,现在“募资难”主要集中在一批中小型基金上。特别是随着已备案的私募基金数量越来越多,市场变得越来越拥挤,对于一些新基金管理公司而言,募资已经成为每天的头等大事,甚至有公司提出“全员募资”的口号。
行业的冷风同样也吹到了此前发展如火如荼的母基金上。小村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冯华伟表示,市场化母基金的募资难问题依旧存在。他认为,这是由包括社会资本对长期股权投资缺乏耐心、对母基金这类细分股权资产认知不足、母基金双重收费等问题引起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需要市场化机构不断提升自身投资能力,也需要更多政策层面的引导和支持。
严监管带来新考验
不少业内人士在谈到私募股权募资问题时,不约而同地将2017年11月视为“分水岭”。
2017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原银监会、证监会、原保监会、外汇局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正式出台。
尽管《资管新规》并未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出直接的规定,但作为私募基金的一个重要分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统一监管的背景下,依然受到本次《资管新规》的影响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