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达到20.22万亿元,信托行业迈入“20万亿时代”。据统计,4家银行系信托公司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均排在行业前十位,银行系信托公司冲在了信托业“开疆扩土”的最前列。
在信托资产规模维持增长的同时,银行系信托公司却大多存在单一资金信托资产占比偏高、主动管理占比较低的情况。在监管层面“去杠杆”政策频发的高压下,银行系信托将要面临更大的转型压力。
银行系信托领涨信托资产管理规模
2016年,信托行业管理资产规模实现了大幅增长,成功坐稳“第二大金融子行业”的地位。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0.22万亿元,同比增长24.01%,信托行业迈入“20万亿时代”。
从行内排名看,银行系信托公司冲在了信托业“开疆扩土”的最前列。2016年信托公司年报数据显示,4家银行系信托公司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均排到了行业前十位。其中,建信信托管理信托资产规模为1.3万亿元,在68家信托公司中排名第二;兴业信托位列第三,管理规模达9446.21亿元;上国投信托、交银信托则分别以8257.94亿元、7139.61亿元的管理规模位列第四、第六位。从占比上看,4家银行系信托公司所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占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的18.75%。
而信托资产增长幅度看,去年交银信托信托资产规模增幅居4家银行系信托公司之首,增长数额为2093.57亿元,同比增长44.19%;上国投信托增长2172.11亿元,同比增长35.69%;建信信托增长数额为2093.57亿元,同比增长19.09%;兴业信托增长226.38亿元,同比增长2.45%,增长幅度相对落后。
业内人士表示,股东背景对信托公司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影响比较明显。由于母公司拥有庞大的资金财产和客户资源,银行系信托公司在资金规模和业务开展上无疑具有“先天优势”。
依赖单一资金信托 主动管理明显不足
尽管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相当庞大,但《证券日报》记者梳理4家银行系信托公司财务报告发现,目前这几家信托公司大多存在单一资金信托资产占比偏高、主动管理占比较低的情况。
具体来看,建信信托、交银信托、上海信托、兴业信托4家公司去年年底单一资金信托占比分别为63%、79%、44%、66%,而行业总体水平在50%左右。除上海信托外,其余三家单一资金信托所占比例均较高。
而在主动管理方面,4家银行系信托公司的表现更是远不及行业平均水平。去年年底,建信信托、上海信托两家公司的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占比分别为36%、24%,而交银信托、兴业信托的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仅为4%、7%,被动管理型信托资产占九成有余。
去年,4家银行系信托公司新增集合类信托项目3253.26亿元,占比21.36%;单一类项目8769.45亿元,占比57.57%;新增主动管理类项目1424.63亿元,占比9.35%,被动管理类项目1.38万亿元,占比90.65%。
某信托研究人士表示,对于银行系信托公司而言,出现上述情况亦属正常。由于2016年7月份以来,监管部门出台多个新政,对于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的通道类业务进行严格限制,通道业务大量回流信托渠道,银行系信托公司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获得大量被动管理型业务。
“去杠杆”政策频发 银行系信托或期转型
4月份以来,银监会频繁发文,从监管力度、检查力度、处罚力度等多个方面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大力整顿。在监管文件不断下发的同时,各地银监局对辖区内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工作也已全面铺开,对金融机构“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等问题的整改和问责愈加严厉。
日前,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亦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理财产品穿透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银行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中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登记理财资金购买的各类资产管理计划和通过协议委外投资的底层基础资产和负债信息。不得省略资管管理计划和协议委外信息而直接登记底层资产信息。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监管趋势将对非银机构的通道业务、委外业务带来进一步制约。综合来看,集合类产品和违规加杠杆的行为受到冲击最大。过去集合产品一般采取资金池的运作模式,期限错配、成本估值,且对于底层资产披露要求也不严格,成为很多银行理财资金偏好的投资品种。在新的登记规则下,集合类产品难以做到每周、完整披露资产清单,就会面临银行赎回压力。
在银行遭遇“监管风暴”之下,银行系信托公司业务难免遭受影响,有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系信托公司大量承接了来自股东的被动管理性业务,但是在“去通道”的大背景下,这一模式发展恐怕难以为继。
此前,信托监管层也曾表示,将高度重视信托业的交叉性金融风险防控工作,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促使信托公司“去通道”。加强政策引导,督促信托公司着力提高主动管理能力和信托服务水平,逐渐降低对通道类信托的依赖度。
事实上,银行系信托公司大多在年报中表示,将“进一步聚焦主动管理类业务、保持管理资产规模增长、加快推动业务转型创新、开拓海外市场”等。不过,上述战略规划仍有待市场考验。
某银行系信托公司员工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对业务转型创新十分重视,部门也多次组织创新业务模式的调研学习。但目前大多数创新项目尚未落地,相应的激励机制也还没跟上,未来还将有一个较长的转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