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房价连着地价,地价又连着中国经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就认为,2012年中国经济是否能实行软着陆,取决于土地资产价格的走势如何。
2012年1月,全国土地市场一片惨淡。上海1月份土地出让收入同比缩水七成,北京只有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广州缩水幅度更高达九成。不仅仅一线城市,全国300个城市这一时段的土地出让收入不到900亿元,同比减少了67%,其中住宅类用地更减少74%。
这直接涉及地方政府的钱袋子。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13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9万亿元,同比减少11%,北京大幅减少三成多,上海也有接近两成的降幅。北京市财政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市土地出让收入完成1233.68亿元,2012年的土地出让目标调低至900亿。这也让北京市级财政预算收入大幅下降,其中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仅为493.6亿元,下降42.8%。上海今年该项数据也下降了一成六。
近日国土部土地利用司副司长窦敬丽表示,今年的任务是努力保持土地市场平稳运行,避免大起大落,除了防止出现地王外,所有流标、流拍的土地都要通过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及时上报。窦敬丽认为,如果住宅土地供应不足,将影响未来几年商品房的供应。
从2012年1月的成交数据看,国土部的担心不无道理。当月全国300个城市推出近1.15亿平方米的土地,但成交面积只有5678万平方米,从面积上有近五成土地流拍。也许有人会问,就不能降价?房价能降地价就不能降吗?其实红线是确实存在的。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政府内部严格限定土地出让收入不得低于拆迁成本。
今年1月成交土地中的溢价率不足2%,巴曙松认为,这意味着土地资产的市场交易价格已回归成本价,也意味着下行空间有限。与历史水平比较,“目前土地资产价格已到谷底。”
实际上,各地政府都在绞尽脑汁,在红线前“跳橡皮筋”。现阶段,各地政府大多在商业地产上做文章。近日,合肥市政府宣布土地新政,鼓励开发商业项目,根据不同物业自行持有比例,在地价上给予5至7折的优惠条件。2月中旬,深圳下调了后海地区两幅商业用地的底价,比2011年该地块流标时下调了13%,结果成功以底价成交。2月21日,绿地集团也成功在广州海珠区拿下两幅商业地块,地价只有5000多元/平方米。“只要价格合理,商业项目也可以变成公寓出售。”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市场上有不少开发商会把商业项目开发为住宅公寓出售。
兴许是认同巴曙松的观点,这两周资金实力雄厚,抑或是有政府背景的开发商开始陆续介入土地市场。例如潘石屹高调宣布今年要百亿元购地,栖霞建设(600533)连续在南京拿地,招商地产(000024)联合九龙仓也开始在北京望京入货。
从数据上看,近两周的住宅土地市场开始走出低谷。2月6日至12日,全国20个主要城市共推出20宗住宅用地,其中有16宗成功出让,成交面积为88万平方米,成交环比上周增加了1.3倍。2月13日至19日,同样这20个主要城市推出23宗住宅用地,成交了18宗,成交面积为108万平方米,环比又增加了22%。
另一方面,土地市场的回暖部分原因还来自于住宅销售的“小阳春”,数据显示,2月13日至19日,全国大部分城市住宅销售环比上升,上海、广州销量接近去年平均的7成,深圳接近8成,北京虽然只有去年的一半,但环比上升了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