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基金 / 公募 / 私募 / 理财 信托 / 排行 > 半年38家上市公司设立员工持股信托计划

半年38家上市公司设立员工持股信托计划

2017-06-15 10:40  来源:和讯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和讯

       6月15日,新纶科技发布了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并披露了相应信托合同。此前两天,洽洽食品亦披露了员工持股信托合同。

  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显示,6月尚未过半,已有6款员工持股信托计划完成或获批,而2014年、2015年全年分别只有1、2款产品。业内人士认为,信托的制度优势尤其是相对高的杠杆率是2016年11月份以来员工持股信托计划兴起的重要原因。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公司加入市场,员工持股信托计划报酬率出现下滑态势。多份信托合同显示当前该类项目信托报酬率在0.2%左右。

  “早期多在0.5%,后续市场参与者增多了,市场费率有所下降,员工持股信托还是事务管理型信托,因此费率不高。”华融信托研究员袁吉伟称。

  员工持股信托通道飙升 占有率近3成

  员工持股计划属于长期激励的一种,是通过员工持股的方式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同时也利于稳定股价,提振市场信心。

  自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7号)开始激励以来,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逐步实施。

  choice统计显示,2014年员工持股计划29只,其中信托计划1只;2015年员工持股计划257只,其中信托计划2只。

  不过数据显示,2016年9月份开始员工持股信托计划渐入佳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发现,自2017年初至今,两市共完成或获批134个员工持股计划,其中有38家上市公司选择了以信托计划的方式开展,占比达28.36%。

  华融信托研究员袁吉伟认为,上市公司设立员工持股计划可以采用券商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等形式。之前以券商资管计划居多,主要是券商本身拥有客户优势,然而私募资管产品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包括杠杆水平、不能保底等,诸如券商资管计划股票类杠杆水平为1:1,而信托计划可以做到1:2,优势明显,采用信托计划形式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可以撬动更多资金。

  “近期员工持股信托成立较多,个人认为是因为这种工具在现行环境下能满足大股东的多种需求,包括稳定股价、受让减持等。”新华信托汪洋称。

  他进一步表示,原先上市公司做过定增或拿控股权、市值管理安排会引入一些结构化产品、股权质押等,这样当股价出现剧烈下跌时,上市公司有补仓需求和义务,有动力把股价维持住。而目前市场上员工持股成本低,银行资金加上通道费成本在6%以内,如果选择其它方式的结构化安排就很困难,所以密集用员工持股做增持。

  另外也有市场人士认为,通过员工持股可以实现大股东合规减持。因为2014年证监会制定并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中约定股票来源有几大类,包括大宗交易、协议转让、二级市场增持、股东赠与等。

  “综合来看,市场上出现的结构化持股信托中规模特别大、人数不多、高管占比高,这类信托计划可能会有一些除激励员工外的其他想法,如托股价,接盘等。”汪洋称。

  计划背后的信托机构意图

  市场向好的同时,信托报酬率却呈现下行态势。近期洽洽食品、克明面业(002661,股吧)等披露的多份合同中,信托报酬率均为0.2%。

  如洽洽食品披露的合同中,中海信托收取的信托报酬率为0.2%,若按预计成立规模1.5亿元,则信托公司一年收取的报酬为30万元。

  “我们把它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员工持股相当于跟上市公司高管、实控人建立了联系,通过这层关系可挖掘出上市公司的其它需求,如购买信托产品、信托贷款、并购基金、股权激励等。此外,还有上市公司实控人设立家族信托,购买信托等。”汪洋介绍,目前相当于“圈地战”,当前有超3000家上市公司,绝大多数信托公司都能做员工持股,如果谁能圈到10%的上市公司,未来应该就不愁资本市场业务的发展,一旦业务量起来以后,也可以借此机会提高证券投研能力。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员工持股计划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在2014年~2016年的牛熊快速切换中,嵌套在结构化资管产品中员工持股计划,因为限售锁定的原因,蒙受重大损失。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员工持股信托计划的核心风险在于市场下跌,因为持股计划有12个月锁定期,如果股价下跌时无法补仓,可能引发劣后完全亏损,不利于各类信托受益人的利益实现,同时锁定结束后,价格下跌可能也会涉及平仓、清退等。其它方面还涉及合规风险,如及时信披等,并且也要防范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

  “现在员工持股计划多认购劣后级,以此为杠杆撬动资金,部分员工持股计划也破发,这种模式将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袁吉伟称。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