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基金 / 公募 / 私募 / 理财 信托 / 排行 > 信托:业绩指标体现转型成效 创新业务仍需尝试(2)

信托:业绩指标体现转型成效 创新业务仍需尝试(2)

2017-09-12 13:08  来源:上海金融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上海金融报

业务并没有太大的核心竞争力,对信托公司转型升级、提高自身投资水平帮助不多。而资产管理类业务包括证券投资、项目股权投资、PE投资、并购投资等,是信托业未来业务发展方向,但其产品设计复杂、风险也更大,信托公司需分辨市场走势、判断项目质量,因此,要求有更高的专业资管能力。”陈赤指出,上半年融资类业务下滑,表明信托公司在不断加大转型力度,把精力放在资产管理方面,收缩融资类业务规模。“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后就不需要融资类业务了,从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角度出发,这类业务会继续开发,只不过从原先的单一主导地位,变成与资产管理并列的主营业务。”

  本源业务亟待提升

  据悉,上半年事务管理类业务明显扩容也成为业界关注热点。统计显示,2017年二季度末,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为12.48万亿元,比2016年二季度末的7.47万亿元增长67.11%,环比2017年一季度末的11.48万亿元增长8.68%;占比达53.92%,比2016年二季度末的43.20%上升了10个百分点。

  陈赤表示,今年事务管理类业务增速更多与当前监管环境有关,即基金券商子公司等通道被堵之后,许多通道业务集中涌入信托渠道,而并非信托公司主动大力拓展。

  据了解,通道业务承担风险不大、收益较低,只是胜在规模大,与融资类产品类似,也不能体现信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此类产品的好处就是风险低,坏处是可能"养懒人"。这种轻松、安全的活干多了,对主动管理这类风险更高收益更大的项目就不积极。”陈赤告诉记者,通道业务主要来源于银行,其中可能有少部分不符合“脱虚向实”的监管要求,需要加以改进。

  他指出,在今年上半年的同业监管风暴下,信托业其实已受到部分影响。目前,监管部门对信托通道业务的态度是鼓励“善意的”;对于那些协助监管套利的业务,下半年监管力度会不会升级尚未可知,因此,信托公司应保持谨慎态度,主动控制这类业务规模。

  目前,监管层强调“回归本源”,陈赤告诉记者,对信托业来说,本源业务就是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以及与信托制度相关的投行等业务。

  统计显示,上半年国内信托业始终保持了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步伐,在部分业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在基金化业务、股权投资、土地流转信托、互联网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