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
既然青春无处安放,那就请还乡
4月20号清晨,在某市打拼的外地小伙伴们一觉醒来,发现终于不用再抱怨房价涨得太快了——前一天晚上,该市出台了“史上最严限购令”,把外地人购买首套房的首付比例提高到60%。
“按现在的房价,到年底,我能攒够三成首付。”一位小伙伴在电话里对我说,“所以最近特害怕涨价,觉都睡不踏实。谢天谢地,这下终于解脱了。”
他是用戏谑的口吻说这话的,但我不知道该怎么接——是恭喜他大彻大悟,还是埋怨他在落户条件宽松的时候没迁户口?当然,说什么都晚了,他的命运已被改变。
其实他一直很努力: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努力加班、周末努力应酬;其实他也算挺有钱:30多岁的人,年收入20多万,在那座城市属于中高收入群体。然而这一切并不足以让他逆转命运的洪流,到达渴望中的彼岸。于是他渐渐明白,他永远无法左右政策,而只能被政策左右,那也是命运的一部分;当然,接受命运是唯一的出路,只是不停变化的命运让未来的图景变得模糊,无所适从的茫然终于侵蚀了来日方长的期许,他已经很久做不到梦。
“梦”之所以被称为“梦”,当然是说它未必实现;但它至少是个慰藉。在苦闷交织的时候,是它提醒做梦者:你有权以自己的才智和辛劳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要你足够出色、足够努力,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立足。可是如果它换一种说法:即使你跟这里的土著一样聪明和勤奋,也永远成不了他们,还是回到你自己“应该在”的位置上去吧。那它就不是梦了。
起点可以是不公平的,但梦总该是公平的。
我下意识地望向窗外,已经在风雨中褪去颜色的楼盘广告让我忽然想起了那句著名的广告语——“不要让这座城市留下你的青春,却留不下你”。现在倒好,有些城市连你的青春也不打算留下,你可以走了。
不过这倒给了我安慰小伙伴的灵感:“幸亏你还年轻,就算不能落户,还能换个地方,总比那些拼了半辈子还‘漂着’的人强。你肯定不是最惨的,你买不起那里的房子,别人也买不起,大家都一样。”
小伙伴哼了一声。“是普通人都一样。”他纠正道,“有家底的人无所谓,就是全款他也买得起,还有那些有门路、有资源的人,人家根本用不着为限购发愁。真受限制的也就我这种人,当然还有普通的炒房客。其实我也讨厌那些炒房客,可是你想,什么人炒房啊?大多是些有钱但没门路的。他们不炒房,难道炒股吗?还是天天看着钱存银行里贬值?”
我再次噎住。“何况就算普通人,也不一样。”小伙伴则继续说,“你这种早已上岸的,还有机会往上走,我这种新来的,连你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次我真的无话可答。我明白他的意思:我比他早参加工作三年,早买房三年,由于有房在手,所以成功“晋身中产”;他家境不比我差,水平不比我低,付出不比我少,但“中产”这道坎,他竟迈不过去。
再往上那道坎,我也迈不过去了;而他,还没资格去想。
▼ 圈层: 这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代 不知不觉,又扯到了“圈层固化”的话题。 这个话题最近被扯得太多,我真没啥可扯的了。只是有件事可能要澄清一下:“圈层”这个东西真的是最近才出现的吗?它可以“像以前一样”完全消除吗? 这要从它的源头说起。 看《权力的游戏》,我们觉得史塔克家族好高尚,而小指头好卑鄙;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我们觉得白浅好高尚,而素锦好卑鄙;看《人民的名义》,我们觉得侯亮平好高尚,而祁同伟好卑鄙。然而,前者固然是真·高尚,但他们高尚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用不着卑鄙。 人类总觉得容易得到的东西没什么了不起。那些生而富贵的人,通常不太渴求富贵;而那些做出成绩有人看见、捅了篓子有人兜底的人,也不太需要权谋心术。于是,高尚的他们,不容易理解其他人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高尚:有事明着来不好吗,干吗玩阴的? ——大哥,您有人罩着,当然可以跟我明着来;我没人罩着,要是跟您明着来,我来得过您吗?当然,您要是说,我来不过您是正常的,这一点从我生下来那刻起已经注定了,那我无话可说。 底层人可以“凭真本事往上爬”吗?在理论上当然可以,但前提是,你得有个好心态。比如碰上梁璐,愿意再等十年再提拔,或者一辈子不提拔;比如碰上限购,愿意再等十年再买房,或者一辈子不买房。 这真是一件特别难讲的事。梁璐和限购的持续时间都不是你能决定的,有些人等着等着,就等来了机会,也有些人等着等着,就等来了圈层固化。不过,就算等来的是后一种情况,也没啥可抱怨的,因为这是一种必然。 每个人都有一种本能,那就是用尽各种手段巩固自己的地位,而不是别人的地位;每个父母都有一种天性,那就是想方设法把资源传递给自己的子女,而不是别人的子女。 事实上,圈层固化才是人类社会一直以来的常态,“将相无种”反倒是动荡时代给人造成的幻觉。何况将相真的无种吗?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只有西汉和明这两个朝代的开国皇帝是真正的草莽出身,其他人则莫不跟当时的上层社会有着血缘或裙带联系。就连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这两个来自“边鄙之地”的君主,也是世家酋长的子弟,他们的眼界和号召力,是经过了数代锤炼的。你还真当他们是放牛的王二小? 当然,过去的大多数人并没意识到圈层固化的存在。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被封闭在本乡本土的小圈子里,放眼望去,最牛的人不过是本村的士绅,感觉不到巨大差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科技和制度都很落后的情况下,普通人拼命劳动,也就刚刚能吃饱饭,完全没有精力去思考“吃饭”之外的问题。太过稀少的上升机会压抑了上升的欲望,让很多人既不抱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也不渴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一切跟他们彷佛没什么关系。 直到有一天,人类科技进步了,机会变多了,放牛娃也能升官发财了,小仙也能飞升上神了,大家才发现,哦,原来圈层还挺固化的哟,平民子弟想跟世家子弟平起平坐还挺难的哟。 废话。不难能叫“鸡变凤凰”吗,这可是基因突变的大事啊。 所以我必须提醒大家:不要以为现在的圈层固化很严重,真正严重的固化,是绝大多数人压根意识不到“固化”这回事的存在。而当我们一边吃瓜一边抱怨圈层固化的时候,往往是圈层还不太固化、上升通道刚开始收窄的时刻。 我们该感谢这个信息时代——它或许让我们感到痛苦,却帮助我们摆脱了无知。人们不是经常抱怨“从前咋没这种破事”吗?其实“这种破事”可能是从前真的没有,也可能是从前一直就有,只是没人报道,所以我们不知道它有。要知道,“个体印象”总会受到媒体影响,比如很多人觉得现在碰瓷现象很多,但真正亲身遇到过碰瓷的人有几个?大家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多半是因为获取信息的渠道比之前广了,知道的事也比过去多了。 圈层固化的道理也是一样:它早就在那里了,只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看见它在那里,就越来越看不顺眼。 而已。 ▼ 高考: 它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可能是最不坏的 人类对付自己看不顺眼的东西,大致有三种办法:第一,让这个东西消失;第二,闭上眼不看;第三,说服自己,这东西其实挺顺眼。 我不知道大家会采用哪种办法,反正在我看来第一种不可行,第二种不长期可行,第三种可行但不舒服。于是,对付圈层固化的可行方案,就只能是承认它的存在,但在不同圈层之间保留一条公平的上升通道,给大家留点希望。 你知道吗,其中有个通道叫高考。 我猜很多人会对这话嗤之以鼻:别扯犊子了,这都啥年代了,还说高考呢?你看不见清华毕业生买不起清华旁边的学区房啊。 对此我想说,这话没错,但你有更好的办法吗?如果你能找到比高考更管用的合法途径,让没背景、没门路、没家产的孩子买得起清华旁边的学区房,我立马把高考骂得一文不值,我早就想这么干了。 高考肯定是不完美的。过去人们抱怨它是独木桥,嫌它太挤;现在高校扩招,它成了钢结构斜拉桥,人们又说它豆腐渣工程,骂它坑爹。我能理解大家的怨气,然而怨气的根源在于,很多人过了桥还是无路可走。 可这不是桥的问题。三十年前普遍发生、二十年前经常发生、十年前还偶有发生的“寒门贵子”现象,让我们习惯了“十载寒窗,一朝腾达”的套路,以为这是天经地义。我们忘了,桥那边的路也不宽、车位也不多,以前过桥的人少,路和车位还够用,现在过桥的人多了,而早已过桥的人又占据了好车位,后来的人当然要被堵在路上,甚至堵在桥头。 但问题是,除非你能证明“上桥”本身就不对,不上桥反而路更好走,否则你还是得上桥。这是个很现实的道理:过了桥,可能有路也可能没有,不过桥,几乎肯定没有。 注意:上述道理仅对家境一般的普通人有效。如果你有韩寒的天赋,或者你有投胎的天赋,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我真的不想絮絮叨叨劝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太俗了,可现实就是这么俗。何况,如果你以为我写这些,只是为了劝大家珍惜高考冲刺阶段的时光,那你就太俗了。我的目的是劝大家珍惜应试教育阶段的时光。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写错。 你可能以为,应试教育的全部意义就体现在高考那两天,但实际上,它的意义体现在你人生中的每一天。因为它培养你的韧劲。 学习从来不是什么“快乐的事”,学语文数学固然不是,学弹琴绘画也不是,甚至学打篮球跳街舞都不是。难道达·芬奇是因为画鸡蛋让他快乐,才去画那成千上万个鸡蛋的吗?难道科比是因为做深蹲让他很爽,才坚持每天早起做力量训练的吗?他们又不是神经病,谁喜欢干那些既枯燥又累人的事? 人类的天性倾向于“放松”——去KTV里吼几嗓子,多么舒服;上扎啤摊喝几杯啤酒,多么痛快;拿起手机玩几局游戏,多么轻松!可是你会发现,唱完歌,过不了一天还想唱;喝完酒,过不了两小时还想喝;放下手机,过不了五分钟还想拿起来。 越是强烈的快乐,它的“半衰期”往往越短,所以你越追求这种快乐,就越会上瘾。你必须不断地重复这件事,让它不停地刺激你的神经,直到它让你变得浮躁、浅薄、茫然,再也无法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 于是,你的人生停滞了。你只能重复现在的生活,再不能向前迈出一步。 所以我们看到,专业人士会找时间放松,但不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图痛快”。比如球星很可能也会去KTV里唱歌,但在训练场上,他不会只凭自己高兴随便耍几下。他要做枯燥但必不可少的训练。 学生也是一样。你必须在应试教育阶段学会做那些不快乐但有益的事,并让它们成为习惯。如果在这个时期不能锻炼出勤奋严谨的品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使过了高考的桥,即使桥前面还有路,你也不知道该怎么走。 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只有应试教育能培养学生的韧性吗?难道素质教育不行? 这个问题很复杂。 ▼ 结语: 是应试教育有罪,还是我们的理解有问题? 大家通常以为,“应试教育”等于“死记硬背”,它训练出的学生“高分低能”,完全没有独立思考和生存的能力;大家通常还以为,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釜底抽薪”、改革高考,让它更加灵活和多元。这话当然没错,但它对应试教育的理解可能并不完整。 应试教育的精髓恰恰在于,它要“应试”,也就是只要考试还存在,它就会跟着存在;而考试的精髓恰恰在于,它必须是标准化和程式化的,这虽然死板,但很公平。 我们能找到比考试更好的选拔人才的方法吗?前面说了,目前还没找到。那我们可不可以打破考试的死板,却保留公平呢?这个好像还靠点谱,比如我们可以考察学生的审美素养,嗯,让每个学生画一幅画怎么样…… 这算是“考察综合素质”吧?然而当你发现,你上司的儿子用一幅比毕加索还抽象的画得到全场最高分的时候,你恐怕不会赞成这种“考察”。相反,你会怀疑这个得分究竟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水平,还是受到了场外因素的影响,可你又不能质疑,因为“美”是没有统一标准的。 这就是为什么除了作文,高考的其他部分都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这就是为什么就连作文,也要设置统一的参考答案和“八股范式”。要是没有统一的标准,考试成绩何以服众? 但这样一来,应试教育就不可避免产生一种副作用:既然教育的目的是应试,那只要把考试应付过去就完了;既然有标准答案,那只要把标准答案记住就好了。至于学生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答案,还是被老师逼着硬生生记住答案,无所谓。 也就是说,“死记硬背”并不是“应试教育”本身,它只是一种被“应试教育”催生出来的捷径。这种捷径确实有害。 习惯于等别人告诉自己答案、而不是自己独立思考的人,容易被“大流”迷惑,只要“大家都这么想”,他也就跟着这么想。他既不知道,有时候“多数”只是一种通过渲染和灌水营造出的表象,也不会认为,就算大多数人真的这么想,“这么想”也未必就是对的。他只会理直气壮地冷笑:难道大多数人还能都错了? 但这是应试教育的问题,还是应试教育内容的问题? 另一个被经常拿来骂应试教育的现象是,如果只是“记住”标准答案,而不是去“理解”它,会形成一种过分关注“正确”和“错误”的思维模式,这样的人往往不能接受黑与白之间的灰色,不能理解对与错之间的现实。在他们的脑海里,世界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但这是应试教育的问题,还是应试教育方式的问题? 应试教育是应该改进,但“改进”跟“取消”是两码事。我也不反对素质教育、快乐教育,但所谓“快乐”,应该是通过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让他们在学习中发现快乐,而不是让他们以“快乐”的名义放纵自己,忘记前面路上还有个高考在等着他们。 毕竟正如我反复说的那样,他们要先过了高考这座桥,才能谈该不该拆掉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