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于2017年第一季度实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盈利,市值直追百度,目前与后者仅相差96亿美元。而百度营业收入则从去年“魏则西”事件中触底反弹,身处从移动业务到人工智能的转型之中。
京东会取代百度成为互联网第三巨头吗?一场BAT与JAT的对战,可能才刚刚开始。
1
进击的京东
据京东周一公布的2017第一季度财报,该公司实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盈利,第一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14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亏损为2亿元人民币。
在财报公布后的两个交易日内,京东股价上升了近8%,市值逼近540亿美元,距离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前三甲BAT的百度(636亿美元)只有15%的差值。
京东此次公布的财报十分亮眼:
据周一公布的财报,京东2017财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762亿元人民币(约合111亿美元),同比增长41.2%;
2017年第一季度交易总额达到1841亿元人民币(约合267亿美元),同比增长42%;
截至2017年3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2.365亿,较去年同期的1.691亿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40%。
2017年第一季度完成订单量为4.771亿,与2016年第一季度的3.421亿订单量相比,同比增长39%。
京东股价自去年6月触底以来,反弹至今涨幅已经超过70%。虽然从财务报表上看京东是从这个季度开始盈利的,但其实过去一整年,以非美国通用准则来看京东都在盈利,而且在更早的2015年,主营业务京东商城的经营利润率已经为正,趋势早就显现。
虽然开始盈利,但市场应该会以对亚马逊的估值原则对照京东,不急着要市盈率,而是关注营收是否继续强劲增长同时现金流是否保持稳健,这两点京东目前表现得很出色——整体营收增速保持在40%左右的相对高位,过去12个月的自由现金流达到1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8%。
2
转型中的百度
相比起京东的亮眼业绩,百度近来的表现则逊色得多。
近一年来,百度的股价仅出现了小幅上涨,核心原因是主营业务搜索出了问题——营收增速仅为个位数,同时净利润大幅下滑。
然而,搜索业务营收之所以出现下滑,主要是因为去年四月“魏则西”事件之后百度加强客户审核,主动减少了客户数量。据百度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百度活跃网络营销客户数量约为34.5万家,同比减少了23.2%。
随着“魏则西”事件带来的影响逐渐散去,百度的搜索业务今年的表现将不再像去年那么难看。据财报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百度网络营销客户的平均营收约为人民币3.22万元,同比增长了26.8%。同时,随着百度积累了很久的人工智能等业务开始贡献营业收入,回暖迹象已经开始显现——百度第一季营收为168.91亿元,同比增长6.8%,终止了2016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第四季度同比下降3%的下降走势。
现在百度正处在从移动转向人工智能的道路上。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表示:“进入2017年,百度从‘移动先行’到‘AI先行’的战略演进继续强有力的推动,我们在AI领域的投入是一个长期行为,AI也已经在我们现有平台上发挥出强大作用。随着AI在主流行业中愈发重要,凭借百度技术优势我们非常有信心能够更好的参与并推动中国的AI产业的增长与转型。”
据百度财报显示,2017年百度第一财季销售、总务和行政支出为28.17亿元,同比下降了28.6%;而研发支出为人民币28.35亿元,同比增长了34.9%。这些增加的成本主要由于研发人员相关成本增长。
3
BAT对战JAT,故事才刚刚开始
一个是扭亏为盈、风头正劲的京东,一个是业绩触底回暖、加速转型的百度。BAT对战JAT的故事,可能才刚刚开始。
有意思的是,刘强东已经表达了对互联网三巨头宝座的觊觎之意。他曾说过:“一年净利润低于100亿,就不要跟我谈利润”。这个“百亿利润”对标的正是BAT,百度去年100多亿利润,腾讯和阿里则超过了400亿。第一季度14亿元的利润,显然还不能让刘老板满意。
而且,尽管京东一季度业绩喜人,风头正盛,但不能排除京东的盈利与季节性因素有关。需要提及的是,京东一季度14亿元的盈利是在低营销投入期完成的,而第二季度有“618”大促,市场费用会剧烈增加,诸多新项目也会在二季度重金投入。因此京东第一季度盈利14亿元还说明不了什么,盈利的持续性和扩张性才是京东下一步要关注的重点。
与百度转型相似,在电商领域取得重大成功之后,京东的下一步就是从一家纯粹的电商公司(电商业务目前占京东资产的98%)转变为复合型业务公司。4月正式组建的京东物流子集团表明刘强东开始把京东的物流能力输出提上议程;其他的诸如京东保险、京东云、京东智能和海外业务都是不错的战略布局。
而百度也已持续几年在研发领域砸下重金,在国内的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无人车、医疗大脑等领域优势明显。从长期来看,京东与百度的对决,取决于二者谁能在新业务拓展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