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投稿专栏 课堂 / 热点 / 视频 / 战略 > 《白鹿原》收视惨淡意味着什么?

《白鹿原》收视惨淡意味着什么?

2017-05-25 13:44  来源:同花顺 作者:钛媒体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同花顺

  筹备16年,剧本改稿7次,拍摄227天,后期制作一年多……《白鹿原》终于登上了电视荧屏,接待它的,却是堪称惨淡的收视率。

  播出十余天,《白鹿原》平均收视率始终在0.6%左右徘徊,被同期播出的《欢乐颂2》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截止到发稿前,《白鹿原》的网播量刚刚突破18亿,算不上出色。

  《白鹿原》的收视惨淡,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是一部农村题材的电视剧。近些年的电视荧屏上,斩获高收视的要么是《欢乐颂》一类的都市剧,要么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类的古偶剧,收视口碑双收的“农村戏”却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呢?

  《白鹿原》收视惨淡 只因是一出农村戏?

  历经停播风云,收割了一波关注度的《白鹿原》,还是在收视大战上败下阵来。5月10日,《白鹿原》复播,收视率分别是0.545%和0.495%,甚至还不及首次播出的收视率。

  播出十余天,《白鹿原》虽然实时收视率破1,平均收视率一直在0.6%左右徘徊。这样的收视成绩,不但比不上平均收视率在1%以上的《欢乐颂》,也不是《思美人》和《择天记》的对手。截止到发稿前,《白鹿原》的网播量刚突破18亿,而《欢乐颂2》全网播放量已经突破了75亿。

  《白鹿原》的收视惨淡,难道是因为该剧的品质不行吗?答案并非如此。

  《白鹿原》完全是按照“匠人精神”去制作的,投资2.2亿,筹备16年,立项长达10年,剧本七易其稿,拍摄周期将近8个多月,后期制作超过一年。从目前播出的20几集来看,该剧堪称品质过硬,剧情既忠于原著,也加入了不少创新情节。剧中的很多细节都能让观众感受到地道的原上风俗,主演也都是演技精湛的老戏骨。

  在豆瓣上,《白鹿原》的评分高达9分,遥遥领先于同期播出的《欢乐颂2》(5.2分),《思美人》(3.7分),《龙珠传奇之无间道》(4.8分),以及《择天记》(4.4分)。

  这样一部口碑爆表的电视剧,收视率为何如此惨淡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是一部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剧情相对严肃。相较于俊男美女扎堆,剧情相对轻松的《欢乐颂2》、《思美人》和《择天记》等剧,《白鹿原》显得有点土,也有点闷。

  农村剧80年代起步 由盛行走向没落

  别看现在的“农村戏”收视率不高,农村题材电视剧也曾有过自己的“黄金时代”。早在1978年,国内就出现了首部农村剧——《三家亲》。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大幕在农村拉开,反映新时代农民们幸福生活的电视剧也陆续涌现,比如《瓜儿甜蜜蜜》、《藏金记》、《田螺湾趣事》、《吉庆有余》等。这一时期的农村剧,多数都以轻喜剧的形式,展现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新气象。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在这一时期,农村变革中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复杂,出现了一批直面农村改革环境和剖析农民精神困境的作品,以《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为代表的农村剧,都取得了万人空巷般的收视率,还获得了飞天奖、金虎奖等多个奖项。

  步入新世纪后,中国农村的面貌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相较于城市来说,农村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十六大以来,“三农”问题成为事关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剧开始涌现。

  2002年,《刘老根》掀起了新世纪农村剧的播出热潮。随后,《马大帅》系列、《乡村爱情》系列、《马向阳下乡纪》、《喜耕田的故事》、《欢乐农家》等剧陆续播出,一时间呈现了霸屏之态。这一时期的农村剧以轻喜剧为主,创作数量直线上升,一度成为与历史剧、都市剧和军旅剧比肩的大剧种。

  其中,东北农村剧最为流行,赵本山团队打造的《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系列,都斩获了不错的收视率。《刘老根》的实时收视率一度突破10%,《马大帅》播出期间,收视率维持在2%左右。《乡村爱情》系列在央视一连播了三部,其中《乡村爱情3》的平均收视率高达6.73%,平均收视份额高达17.23%。

  2013年之后,IP剧悄然崛起,电视荧屏变成了古装剧的天下,多数农村剧都被挤下了电视主流市场。就连周迅主演的《红高粱》,平均收视率也仅为1.546%。《平凡的世界》播出期间,收视率一直在0.6%和0.9%之间徘徊。正在播出的《白鹿原》,开播已经半个多月,收视率始终在0.6%左右徘徊。

  农村题材剧为何走向式微?

  近些年,农村剧的声势大不如前,收视率也遭遇了古装剧和都市剧的无情碾压。近十年平均收视率破2的国产剧中,农村剧只有《乡村爱情》系列上榜,古装剧有5部,都市剧则多达6部。收视压力之下,就连长寿剧《乡村爱情9》也放弃了电视收视率,改在视频网站上播出。

  实际上,近几年的农村剧中不乏优质作品。改编自经典小说的《红高粱》、《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都收获了不俗的口碑。然而,这几部电视剧的收视率都不及预期,难以再现《篱笆、女人和狗》或《刘老根》时期的播出胜景,话题度和影响力也不复当年。这是为什么呢?

  1、农村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上世纪80年代,以《篱笆、女人和狗》为代表的农村剧,赢得了无数观众的青睐。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时的观众要么是农村出身,要么是有过“上山下乡”的经历。农村剧中对乡村生活的展示,对农村儿女精神世界和命运起伏的书写,都能引发他们的共鸣。

  如今,观剧的主力人群不再是中老年人,而变成了年轻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难以从农村剧中找到共鸣。他们要么在城市长大,要么毕业后留在了城市。

  农村剧中所展现的乡村风貌,村口巷尾的家长里短,已经离他们越来越遥远。反而是都市剧中展现的高房价、高物价,恋爱结婚养娃过程中的各种波折,更能戳中他们的痛点。

  即使不看都市剧,还有古装传奇剧和玄幻剧为他们“造梦”,让他们可以暂时逃离现实生活的压力,在虚幻的时空中寻求快乐与慰藉。近几年,《芈月传》、《武媚娘传奇》、《锦绣未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剧的爆红,实际上都是因为把握住了年轻观众的心理。

  说到底,观众群体的变化,意味着电视剧市场需求的变化。在当今的时代,多数年轻观众更希望看到大IP改编,高颜值演员,精致的服道化,而不是农村剧中土里土气的演员,难以引发共鸣的故事。市场需求变了,而农村剧目前难以满足观众需求,自然受到了冷遇。

  2、农村剧自身存在不少问题

  除了市场需求的变化,近几年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本身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不少农村剧的创作已经落后于时代,剧本内容陈旧,拍摄手法稍显老套,仍然用过时的眼光来看待和描写当今的农村和农民,存在庸俗化、浅薄化的倾向。

  以《乡村爱情》系列为例。这部长寿剧已经播出了九季,剧情却似乎永远围绕着三件事打转——谁当村主任、有没有第三者、生不生孩子。正因为回避了现实生活中农民面临的困境,《乡村爱情》系列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有网友总结说,《乡村爱情》系列应该叫做“唠嗑剧”,讲的都是都是些家长里短。

  近些年,虽然有一些农村剧涉及到了城市化转型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留守儿童、养老保障等问题,如《清凌凌的水 蓝莹莹的天》关注了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圣水湖畔》关注的是土地开发中保护耕地的问题。但这些电视剧中对农村问题的呈现止于表面,很少剖析农民思想观念转变,或切实探讨农村问题解决之道。

  除了庸俗化、浅薄化的问题,当前的农村剧还存在着严重的小品化倾向。尤其是《乡村爱情》系列,用小品化的表演形式,夸大了主要角色身体和思想上的缺陷,有的角色在剧中的形象和“小丑”无异。这样的表演形式虽然能让观众发笑,却难以引发观众对于农民、农村问题的思考。

  3、主演的收视号召力不足

  在这个崇尚颜值的时代,一部电视剧如果有了高颜值偶像的加盟,就不愁没有收视率。正在播出的《择天记》、《龙珠传奇之无间道》、《思美人》等剧,一经开播就引来了不少吐槽。然而,这几部电视剧的主演都是高颜值偶像,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即使剧中有一些槽点,也能保证收视率和流量。

  相较之下,农村剧中一般没有这些流量担当,新生代演员很少有人愿意出演农村戏。正因为如此,农村剧中常见的演员,都是赵本山、潘长江、林永健这些没有偶像包袱的演员。

  正在播出的《白鹿原》中,虽然集结了张嘉译、何冰、秦海璐等一批老戏骨,能够带来收视和流量的年轻演员却寥寥无几,因此在收视率方面也会稍显落后。

  4、传统作家遭冷遇 网络作家受追捧

  如果说不少农村剧不受欢迎,应该归罪于剧本的庸俗化、浅薄化。那么,改编自经典小说的《红高粱》、《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为何收视率也不及预期呢?文创资讯认为,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没落,跟中国作家群体的更迭也脱不开关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深度阅读日渐式微,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相较于文学名著,网络小说更适合进行碎片化阅读。正因为如此,传统作家遭遇了冷遇,网络作家反而收获了更多的读者。

  由于多数传统作家有农村生活经验,他们更加擅长写作农村题材的小说。远有鲁迅、沈从文、赵树理,近有莫言、贾平凹、陈忠实、阎连科,都曾创作出经典的乡土小说。《红高粱》、《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剧,都改编自这些传统作家的作品。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互联网的兴起,地域区别早已打破。新生代网络作家即使在乡村生活过,和老一辈的乡村生活经验也相差甚远。他们对乡村状况的了解不充分,也不热衷于写作乡村故事。对他们来说,玄幻、仙侠、青春题材更具诱惑力,更容易受到读者追捧。随着乡土小说的式微,农村剧缺乏好的剧本,加速了农村剧的没落。

  娱乐至死的时代 农村剧还有市场吗?

  为了争取更多的年轻观众,如今的电视荧屏上不是神仙鬼怪乱飞,就是俊男美女谈恋爱,农村剧越来越被边缘化。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内地只拍摄了15部农村剧。如果没有《乡村爱情》系列的持续火爆,以及《白鹿原》的停播风云,恐怕观众早已忘记了这个剧种。

  这不得不让人感到疑问——在这个拒绝严肃,拒绝深刻,被称为“娱乐至死”的时代,农村题材电视剧还有市场吗?

  答案是肯定的。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住在农村的人口约有6亿人。生活在乡村的六亿农民,以及关心农村的都市人,仍是农村剧的潜在受众。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出现了哪些新气象,遇到了哪些新问题,仍然牵动着他们的心。

  另一方面,优质的农村剧也可以弥补电视剧市场现实题材的空缺。如今的国产剧中,明星越来越多,服道化越来越精致,故事却越讲越空洞,越来越不食人间烟火。前段时间,《人民的名义》的爆红,恰恰证明中国观众爱看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只是苦于电视荧屏上没有好看的现实题材剧。

  此前播出的《平凡的世界》、《老农民》这类优质的农村剧,不但深入挖掘了农村的历史文化积淀,也展现中国农民的真实生活状态,既有人性的深度,也有思想的厚度,个中的意蕴值得观众耐心咀嚼。这类现实题材的作品,正是如今电视荧屏上稀缺的类型,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农村题材呼唤更多“良心剧”

  既然农村题材电视剧仍然存在潜在的市场需求,怎样的农村剧才能算是“良心剧”?当下的农村剧,又该如何进行“更新升级”呢?

  首先,优质的农村剧应当具有思想厚度。当下大部分农村题材电视剧,不是谈情说爱、滑稽逗乐的轻喜剧,就是表现天灾人祸的“苦情戏”,要么就是宣传教育意味浓重的“样板戏”。在这些电视剧中,农村变得肤浅化,农民形象也过于单一,缺乏了应有的思想厚度,很难成为经典之作。

  一部优质的农村剧,要么能够展现中国乡村在历史洪流中的变迁,如《白鹿原》、《平凡的世界》。要么能够展示农村的真实现状,直面农村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如《马向阳下乡记》、《我的土地我的家》。这些良心剧都能直面历史和现实,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

  其次,优质的农村剧应当塑造鲜活生动的农民形象。当下的农村剧中,很多的农民形象都是脸谱化的,要么集中国传统美德于一身,显得不接地气。要么又过分愚昧恶毒,变成了剧中的“跳梁小丑”。只有跳出脸谱化,塑造鲜活生动、性格饱满的农民形象,才能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农村剧。

  比如《希望的田野上》中乡镇党委书记徐大地,虽然脾气不大好,偶尔还耍点小“诡计”,在他身上同样能看到为公为民、吃苦耐劳的品质。《白鹿原》中的白嘉轩,一向为人正直、待人厚道,但也曾忽悠鹿子霖换地,为了挣钱而种大烟。这些人物形象,都展现了农民形象的复杂性,更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农村剧可以向话题剧学习营销技巧。当下的不少农村剧,如《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虽然本身的品质过硬,剧集的关注度却不高,收视率也一直没有起色。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宣传手段不够给力。

  反观话题剧《欢乐颂》,第一季开播时,剧组曾以“处女座细节控”为话题,通过天涯发帖、开微博的方式,将剧中的人物、情节进行还原,然后通过公众号的转发炒热话题度。《乡村爱情》系列中的刘能、赵四、谢飞机被网友做成了表情包和恶搞视频,同样炒热了该剧的话题度。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农村剧也可以学习借鉴这些营销技巧。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耕历史的国家,可以说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落可能会离我们远去。通过影视剧留住乡土味道,留住民俗风情,留住几代农民的背影,也是在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不管是从市场需求还是社会担当考虑,国内影视剧创作者都不该遗忘农村剧,而是应当让农村剧重新焕发活力,留住传承千年的乡韵与乡愁。


标签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