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断崖式减持广遭诟病,即使股价持续下跌过程中,某些重要股东的减持依然毫不手软。不过,有减持,也会有重要股东的增持。据统计,6月份前两个交易日,沪深两市有82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146次出手增持,与去年同期相比,无论涉及上市公司数量还是频次都有大幅提升。
除了重要股东直接出手进场增持股份外,亦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倡议员工增持,而其中的“兜底式”增持更是受到关注。如凯美特气日前发布的公告显示,其董事长祝恩福向上市公司提交了《向公司全体员工发出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议书》,祝恩福倡议:凯美特气及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体员工积极买入凯美特气股票。在倡议书中,祝恩福承诺,凡2017年6月2日至6月6日期间,公司员工及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员工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凯美特气股票且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并且在职,若因增持凯美特气股票产生的亏损,由其予以全额补偿;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此外,像奋达科技、方直科技等上市公司董事长均提出了类似倡议。
都说天上不可能掉馅饼,但凯美特气等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倡议则表明,由于承诺亏损兜底,“馅饼”是可能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些上市公司董事长敢于承诺,一方面说明其对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前景、股价等是有信心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大势不好的情形下,其股价因非理性下跌可能被低估。
其实,这并非A股市场首现“兜底式”增持倡议。此前的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期间,就有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发起“兜底式”增持的倡议;2016年1月份,因熔断机制“水土不服”股市出现不正常的下跌,同样有众多上市公司发起过“兜底式”增持的倡议。与上市公司重要股东进场增持一样,“兜底式”增持同样有利于股价的稳定,如果能够形成一股风气,无疑是有利于整个市场维稳的。
尽管如此,“兜底式”增持仍然有多方面值得重点关注。比如上述几家上市公司发布倡议后,其股价均表现不俗。宝莱特发布公告当天,其股价即告涨停;凯美特气上周五发布公告,截至本周一,其最大涨幅超过17%;其他个股股价也均出现“异动”。
问题随之而来。这些公司股价出现“异动”,显然都与“兜底式”增持的倡议有关。而《证券法》第七十七条规定了禁止任何人以不同手段操纵市场,包括“单独或者通过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等,其中也包括“以其他手段操纵市场”。增持虽然对股价稳定有利,但发布“兜底式”增持的倡议,是否涉嫌“以其他手段操纵市场”呢?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在于,相关上市公司董事长虽然豪气万丈作出了兜底承诺,但能否兑现或同样需要打一个问号。近几年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不履行承诺的案例太多了。因此,虽然有兜底增持承诺,但背后却存在承诺没有被履行的风险。此其一。其二,由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掌控着上市公司,一旦到时候员工增持出现亏损,那么其也有可能借助“市场的力量”,通过发布利好等方式提振股价,那么,承诺者无须付出任何代价,而市场中的广大中小投资者却为其埋单。显然,这是“兜底式”增持隐藏的另一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