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今天上午,国务院又披露了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方案具体内容。
浙江提出围绕绿色发展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对传统化工行业的改造升级;广东提出鼓励成立新能源汽车金融公司,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金融产品创新;新疆提出创新风力(光电)发电指数保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产品等;贵州提出创新绿色惠农信贷产品;江西提出构建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探索创新支持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等领域的信贷产品和融资模式。
概念
简单点说绿色金融就是,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活动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绿色金融是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这不仅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为什么此时成为热点
至于为什么最近部署绿色金融,除了经济绿色化转型是一个大趋势外,文茵认为还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最近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拱手让领导权让给了中国,所以此时中国当然要做出表率,然而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履行对《巴黎协定》的承诺以应对气候变化,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很多落后产能必须淘汰,标准亟需提高,金融财政需要相应转型。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把资本引入到环保行业,领先一步发展将在国际上更具有领导权。其次,当下阶段我国正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而“一带一路”沿线大量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同时,许多国家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增长率很高。“一带一路”需要创建一套适用、高效、先进的绿色金融标准,将国内外对“一带一路”的投融资引导到对生态环境更为友好的绿色产业上来。此时把绿色金融运用到国内实践中进行探索,抓住绿色金融的发展机遇。之后再进一步在“一带一路”项目中深化和落实,绿色金融将成为对外战略的“润滑剂”,改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国家话语权,助力中国可持续发展,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实质性的推动力量。
绿色金融包含的实践
中国已经有很多绿色金融实践,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环境责任保险等,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绿色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有些产品和服务仍然缺失。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新型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除继续加大绿色领域的资金投放力度外,还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快绿色负债端产品和服务设计,在绿色信贷基础上,大力发展与绿色项目相匹配的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租赁、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还要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互联网金融兴起和客户金融服务需求转变趋势,通过对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运用,实现金融产品的标准化运作、批量化推广、专业化经营,利用规模效应降低业务成本,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
当前存在的问题
从国内、国际几方面研究都发现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遇到很多瓶颈,个人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外部性制约。
所谓外部性比较难。最典型的在环境领域当中,比如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它就能减排放,减排放以后空气也比较清洁,使周边地区很多老百姓受益。但是这些老百姓没有付钱给新能源汽车企业,因此这个企业的回报率就不够高,所以这样的项目成长就受限。各个国家有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国家用碳交易的办法,把一部分的利益从排放高的企业转移到排放低的企业,还有一些国家用比较强有力的环境政策,来惩罚那些污染型的企业,同时把资源挤压到绿色企业当中去。但是所有这些政策,至少在某些国家来看还不足以动员充分的民间资金进入到绿色的产业,因此绿色产业的投资还面临着很大的缺口。
我们的想法,就是几乎所有能想到的东西都用起来,包括在金融领域中各种各样的工具。如果一个国家财政能力有限,环境执法能力有限,你就必须要考虑如何更多的在金融领域当中采取放心的措施。我们已经看到了,比如说德国他们已经用的绿色贷款贴息的政策,一块钱撬动几十块钱的民间服务。也有国家和国际组织,包括在中国做的一些项目,给绿色项目的担保,降低绿色项目融资的成本,效果也非常好,这都是我们未来可以借鉴的,用于克服或者是部分的对冲外部性的一些手段。
这次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方案具体内容涵盖了传统行业改造、新能源行业创新、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绿色农业等方面。可以看出绿色金融将多方面推进。未来我们也将要从更多方面来推动我国自己的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包括继续发展绿色信贷,要做大普惠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绿色基金,建立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体制等等,通过这些努力来构建能够动员更多民间资金进入绿色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