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投稿专栏 课堂 / 热点 / 视频 / 战略 > 姜兆华:银行校园的路该咋走?

姜兆华:银行校园的路该咋走?

2017-06-30 14:09  来源:新华社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新华社

  校园贷因裸贷、暴力收贷一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话题。“校园贷堵后门,还应开正门”,银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一语破题,为商业银行校园贷打开“久违”的大门。

  广东某行迅速反应,直接复制校园网贷,降利率、增额度,确立每名学生5000元,全年20亿消费贷款新目标。近期,又有多家大银行“试水”校园消费贷,致力开发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笔者以为,此举有悖监管当局校园贷“开正门”初衷,有误人子弟之嫌。

  一、搞清楚,什么是银行校园贷

  顾名思义,校园贷是贷款给在校学生个人,用于支付学生校园期间的学习生活费用。

  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个人贷款对象需年满18周岁,且有稳定收入来源。在校大学生虽然大多满足18周岁年龄要求,但缺乏稳定收入来源,故一直是商业银行讳莫如深的金融“蓝海”。

  金融机构不敢涉足校园贷,给网络高利贷带来可乘之机。校园网络贷之所以偏爱校园这块市场,无非看中了两条:一是在校大学生缺乏金融知识,但又愿意尝试新东西,易于接受先消费后还款的生活方式;二是在校大学生属弱势群体,虽然没有稳定收入,但有家长和学校在,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贷款本金和高息罚金早晚会有着落,既使真有还不上的,还可以“肉偿”或以身抵债。

  监管当局正是有感于“校园贷”之流弊,才大刀阔斧整顿网络借贷,鼓励校园贷款“开正门”。个人认为,监管当局鼓励金融机构“开正门”,其本意是允许银行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个人求学贷款,而非鼓励学生透支消费。

  二、校园消费贷,不是免费“午餐”

  校园消费贷以分期付款方式,支持学生用于个人购买消费品,折算后的费率往往不会比银行贷款利息低多少。“正规军”杀进校园,银行消费贷会给学生带来些什么呢?

  (一)误导学生消费。大学生合理消费如就餐、购买日常用品等无可厚非,但消费能力要与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相匹配,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相关。一个在校大学生靠银行分期贷款来购买个人消费品,甚至是奢侈品,容易造成学生冲动消费,跟风效仿,盲目攀比,分散学习精力。

  (二)透支个人信用。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对银行个人征信不够重视,对银行贷款偿还意愿不强;但对互联网分期贷款购物充满好奇,愿意尝试新工具、新产品。银行校园贷为学生个人消费提供贷款便利,透支大学生个人银行信用。一旦还款困难出现逾期,就会形成个人征信不良记录。

  (三)增加经济负担。在校学生普遍没有经济来源,学费基本上都靠家长提供。与学费无关的各类消费如旅游、高档包、摄影器材等消费,一般家庭不会支持。校园消费贷一定程度规避了家长监督,助长了学生攀比购物风气,增加了学生偿还消费贷款的经济负担。

  三、校园贷,银行“正路”该咋走?

  目前讨论的不是校园贷该不该贷,而是校园贷到底该怎么贷,贷给学生干什么的问题。笔者认为:银行“校园贷”应履行社会责任,坚持普惠金融“正路”,围绕大学生求学、创业难点,抓好以下三大校园贷款产品。

  (一)主推国家助学贷款。商业银行应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把助学贷款做为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财政、教育、税务、保险部门在贷款学生推荐、助学贷款核销、税收减免、利率优惠、保证保险等方面加强协作,统筹大学学校贷款与大学生助学贷款综合费率。

  (二)支持出国留学贷款。大学生出国留学深造已成为中产家庭的重要选择。商业银行应加强出国留学中介合作,全面推广出国留学贷款,在出国留学证明、出国留学贷款、出国留学签证、个人因私购汇、海外房屋租赁等方面优化审批流程,提高个人贷款额度。

  (三)扶植学生创业贷款。大学高校是社会企业课题的研究基地,也是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主战场。金融机构、教育部门、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强

  合作,在课题研究、项目准入、技能培训、创业辅导、信贷支持、银企对接等方面,给予扶植与倾斜,鼓励大学生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实践。


标签经济 国内 市场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