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超预期升至50.4,重回扩张区间,其走势与政府官方公布的PMI基本一致,市场对中国经济稳定的信心正在增强。
财新与Markit昨日联合公布6月中国PMI升至50.4,好于市场预期,较5月的49.6升0.8个百分点,结束轻微收缩状态,重回扩张区间,显示制造业运行有所改善。这一趋势与政府官方公布是相一致的。国家统计局上个星期五公布,6月制造业PMI为51.7,较5月提高0.5个百分点,为年內第二高。这两个数据都表明,整个经济增长好转,根本就不用担心经济增长下行的风险。
事实上,不仅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达到6.9%,高于政府计划目标,而且中国社会科学院早就预测今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可达到6.8%,比其他预测的要好。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出口及消费增长基本上稳定,政府的固定资产投入并没有减弱。这些因素自然能够保证当前经济增长的企稳。
当然,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尽管政府对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台了一系列较为严厉的调控政策,房地产销售的增幅有所回落,但是房地产开发商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并没有减弱,房地产投资增长仍然处于高位;70个大中城市有80%以上城市的房价还在上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并没有由于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而离场,只不过由去年的一二线城市转移到三四线城市,不少三四线城市的住房市场基本上处于繁荣阶段;正因为以上两个因素,房地产开发商对土地需求的饥饿症更是严重,今年上半年全国土地出让金的增长创历史最高水平。可以说,作为“房地产化”的中国经济,只要房地产市场还在增长,其经济增长自然不是问题。这是决定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上行最为重要的因素。
对于出口说,不仅美国及日本经济开复苏,对出口需求在增长,而且欧洲经济复苏远比市场预期的要好。根据市调机构IHS Markit报告,欧元区6月制造业PMI终值,从初值57.3上修到57.4,触及74个月高点,高于5月的57.0。该指数在过去4年,都保持在景气荣枯分界线50点之上;此外第2季平均值为57,是自2011年第1季以来最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上半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可达到1.5-1.8%的水平。这些因素当然有利于中国的出口增长。
不过,从财新的PMI分项数据来看,采购库存和成品库存指数都处于收缩区间,这表明企业对补库存还是比较谨慎。客户需求相对疲弱,企业界对未来12个月前景预测乐观度稍微下降到了6个月来最低位。另外,平均投入成本上升,但加幅不大。针对此,有分析认为当前PMI上升可能是短期反弹,未来12个月经济下行的趋势并没有多少改变。
其实,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特别是三四线房地产市场增长是否会继续?就今年的情况来看,问题不会太大。但是,如果下半年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收紧,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可能全面收紧,这不仅会影响银行住房按揭贷款发放,影响到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上升,从而使得住房投机炒作者会逐渐地退出市场,而且会影响房地产开发商资金来源。目前国内房地产企业持有近20万亿债务。如果央行货币政策收紧,国内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随时都可能暴露出来。最近,国内房地产企业到外融资快速增长,可能就与央行货币政策对房地产收紧政策有关。
第二个方面就是央行去杠杆的货币政策能否持续?就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形势来看,要保持中国金融市场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就得是一个长期的去杠杆化过程,就得让金融杠杆逐渐地收缩,否则中国过高的金融杠杆随时都是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根源。对此,中国央行态度是十分明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及左右,受到市场言论所左右而改变。因为金融市场的去杠杆不仅会影响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增长,也会影响资本市场等。
比如,目前市场流行的一种言论是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不要随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起舞,要有更多的自己的独立性。这当然没有多少错,政治上是正确的。但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美联储的量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了一轮又一轮,这同时中国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随之美联储起舞更是宽松。如果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宽松时随之起舞,但当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常化时则又说要中国货币政策有独立性,那么中国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就无以为继。如果这样,中国货币政策将处于国际市场的风头浪尖上,其潜在的风险自然会增加。比如说,今年上半年的人民币汇率开始企稳,并非人民币有多少坚挺,而是上半年美元汇率已经贬值6%了。这样的情况中国央行是无法左右的。
针对这两个方面的情况,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逐渐收紧或货币政策的正常化是一种趋势,所以中国的去杠杆会得以继续,而货币政策逐渐收紧,再加上房地产市场各种限制的调控政策发力,下半年中国房地产降温可能是一种趋势。如果这种情况下发生,有可能影响中国下半年及明年经济增长。因为中国“房地产化”的经济是影响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因素。对此,还得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