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投稿专栏 课堂 / 热点 / 视频 / 战略 > 针对市场预期的顺周期性,逆周期因子构建了动态规划

针对市场预期的顺周期性,逆周期因子构建了动态规划

2017-09-06 21:1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程实;钱智俊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5月末,逆周期因子被引入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至今满3月。实际观测数据的积累,加之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报告的公布,为深入分析逆周期因子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视角。我们认为,理论层面,逆周期因子是对人民币汇率长短期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加强了中间价长期锚和短期锚的内生纽带,削弱长期汇率失衡和短期汇率超调的双重风险。技术层面,针对市场预期的顺周期性,逆周期因子构建了基于全局视角和未来前景的动态规划,将局部最优化升级为全局最优化。

  我们的实证研究表明,通过提升预期管理的政策效率,逆周期因子不仅有效引导中间价向人民币基本面加速趋近,同时也并未造成汇率定价效率的显著损失,合理兼顾了汇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风险防范。

  逆周期因子的政策意义

  近期,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报告正式宣布,“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已实现有序运行,并首次对逆周期因子进行了详细阐释。我们认为,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逆周期因子的引入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策意义。

  理论层面,加强内生纽带,协调长短运行。

  在前期报告中,我们提出并验证了“基于现实的人民币汇率长短期运行机制”。长期运行中,人民币有效汇率内生趋向合理均衡水平,因此人民币汇率的长期锚在于均衡汇率。短期运行中,由于坚守“双重底线”,央行需要最小化汇率选择痛苦,进而形成中间价“双锚机制”,“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共同构成了短期锚。根据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逆周期因子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使中间价更贴近中国经济基本面和国际汇市的变化。

  就本质而言,这一设定是对人民币汇率长短期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学理表明,人民币均衡汇率是实现内外部经济均衡的合意汇率水平,集中反映了国内经济基本面和国际汇市供求。因此,逆周期因子的引入并非在汇率运行中人为增加新的定价锚,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原有长期锚和短期锚的内生纽带。得益于此,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对长期趋势的背离将得到有效限制,从而平滑地衔接汇率运行的长、短期路径,削弱长期汇率失衡和短期汇率超调的双重风险。

  技术层面,实现全局最优,构建预期走廊。

  正如我们之前报告所述,“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双锚机制”所确定的中间价,本质上是在每个时点最小化央行政策成本的静态最优解。但从数理角度看,面对市场预期的顺周期性,每个时点的局部、静态最优化未必能够实现全局的最优化,因此需要通过引入逆周期因子,进行基于全局视角和未来前景的动态规划。

  具体而言,在某一时点,如果市场预期的顺周期性提升,则可以利用逆周期因子,在该时点相应加强预期管理,以进行前瞻性对冲。固然,此举会大幅增加该时点的政策成本,扩大中间价对“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偏离,造成单一时点的非最优化和福利损失。但由于及时阻断了“羊群效应”的自我强化,后续一段时期的市场顺周期波动和汇率超调将受到抑制,使得预期管理强度可以随之调降,从而减少长期的政策成本和定价偏离,避免对市场效率的持续损伤,实现全局总福利的最优化。

  更为重要的是,从长期来看,这一机制将形成一个“汇率预期走廊”,发挥与“利率走廊”相似的作用,促使市场行为趋于理性。随着上述机制得到持续执行并形成常态化约束,市场预期将在多次硬性“碰壁”中,逐步识别出对基本面的双向偏离界限,并据此稳定于一个央行合意的波动范围。由于市场预期的“羊群”不再频繁、强力地冲击“走廊”边界,后续预期管理的时长和强度相应缩减,进而降低长期政策成本。

  逆周期因子的实际作用

  为了检验上述政策意义是否得以实现,我们对逆周期因子的实际作用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中间价内部的预期管理成分变化,我们发现,逆周期因子不仅有效引导中间价向人民币基本面趋近,同时也并未造成汇率定价效率的显著损失,因而相对合理地平衡了政策收益和政策成本,兼顾了汇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风险防范。

  第一,中间价向基本面加速趋近。正如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指出,今年以来人民币基本面迅速企稳,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不足。因此,当前引导中间价向基本面趋近,主要体现在加快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至合理水平。我们的测算也显示,今年一、二季度,人民币有效汇率长期低于均衡汇率,加速升值是人民币汇率的合理运行方向。遵循这一方向,我们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引入逆周期因子后(5月31日~7月30日),预期管理日均引导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幅度高达61.9bp,远高于此前(4月1日~5月26日)的水平35.5bp。并且,引入逆周期因子后,预期管理切实对人民币产生升值影响的概率为61.4%,而此前的概率则仅为45.9%。因此,逆周期因子通过同时提高预期管理的效果和频率,加强了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的一致性,进而有效提升了中间价对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反映能力。

  第二,定价效率未受到显著损失。任何政策工具都是双刃剑。对政策工具的评价,既须考察是否实现了既定政策目标,又要观测政策成本是否尽可能最小化。对于逆周期因子,潜在的政策成本是造成额外汇率扰动,扭曲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实证研究,在引入逆周期因子前(4月1日~5月26日),预期管理产生的日均额外扰动为76.2bp。在引入该因子后(5月31日~7月30日),虽然日均额外扰动上升至85.5bp,但这一增幅未通过统计检验,表明差异并不显著。此外,如果剔除因子引入当天(5月31日)的一次性政策冲击,因子引入后的日均额外扰动则降至75.9bp,与引入前基本持平。由此可以推断,整体而言,逆周期因子并未显著扩大对汇率定价的扰动,未对定价效率造成严重冲击。

  我们认为,逆周期因子能够兼顾上述政策成本和收益的关键,在于以全局最优取代局部最优,提高了政策效率。实证数据显示,在引入逆周期因子前后,预期管理强度的最大值分别为198.4bp和565.2bp,强度的变异系数为0.69和1.35。这表明,在逆周期因子的引导下,中间价形成过程中的预期管理能够紧盯市场预期的顺周期波动,在敏感时点上灵活精确地提升管理强度。

这虽然会导致单一时点的管理强度跃升,造成定价效率的短期损失,但由于及时阻止“羊群效应”蔓延,降低了后续预期管理的所需强度,因此维护了总体定价效率。例如,5月末预期管理强度出现飙升,但此后至6月20日,预期管理强度均保持低位,相似的波动路径在6月末至7月下旬亦有重演(图1),均验证了“放宽局部最优、实现全局最优”的政策思路。(原标题评论:逆周期因子的实际作用:)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