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共赢 / 将军 / 北斗 / 花生 / 裕宸 / 荣泽 / 江湖 > 2016年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减少90万公顷

2016年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减少90万公顷

2017-05-05 16:16  来源:财新网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财新网

2016年,全球范围内26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包括19个发展中国家、7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占总面积的54%,而发达国家占46%。其中,中国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面积达280万公顷,较2015年减少90万公顷,居世界第八位。

5月4日,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发布了《2016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报告(下称“报告”),披露了上述数据。

2016年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21周年,该报告显示,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上升到2016年的1.851亿公顷,实现了110倍的增长,累计达到了21亿公顷。自2015年出现种植面积首次下降后,2016年有所回升,同比增长了3%,达到历年峰值。

报告显示,2016年,美国仍然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的领先者,其次是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这四个国家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面积占全球种植面积总量的91%。

一些国家则减少了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其中,中国因大量的棉花储备而减少了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同时对转基因作物的负面看法也是导致种植面积减少的因素之一。在国内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包括棉花、番木瓜和杨树。

“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在河北看到农民种植了转基因棉花,这些农户从中受益很多。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印度、非洲。”ISAAA董事会主席邓炳祥(Paul Teng)表示,根据ISAAA估算,转基因作物造福了1800万的小农户,帮助其家庭提高了收入水平,总收益人数超过6500万人。

ISAAA看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潜力

报告发现,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最广泛,占全球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的一半。从单个作物的种植面积来看,2016年近八成的大豆、超过六成的棉花、近三成的玉米都属于转基因品种。

邓炳祥表示,转基因玉米至少还有1亿公顷的潜在种植面。其中,有6000万公顷分布在亚洲,3500万公顷分布在非洲。ISAAA于2015年发布年度报告时,曾预计中国实施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种植后,将开放3500万公顷的巨大潜在市场。

此外,中国农业部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后,其育种技术也备受关注。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春义表示,中国政府的确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创新推进马铃薯主粮化,但是目前指的都是传统技术育种出来的马铃薯。“关于未来新型的通过基因组编辑技术或者通过其他技术生产出来的马铃薯新品种,在亚洲国家、美洲国家商业化的前景大家是非常看好的,很多国家和政府也都是支持商业化的。”

对此,邓炳祥表示,“全世界转基因土豆有巨大的种植潜力。到2020年转基因土豆在中国的潜在种植面积将达到560万—700万公顷。”2016年批准的“新型”转基因作物中,防挫伤、防褐变的转基因土豆品种已在美国、加拿大获批。

“这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曾预测,到2050年时,农业生产力需要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70%,才能满足那时全球超过90亿人口对食物的需求。由于全球大部分适宜于耕作的土地已经处于使用状态,总体生产力的增长须依赖于更高的产量。

“生物技术是帮助农民在更少的土地上种出更多食物的必要方法之一。”ISAAA全球协调员Randy Hautea认为,“不过,转基因作物只有在获得监管部门科学的评价和审批以后,农民才能够购买和种植,充分发挥其众多效益。”

邓炳祥认为,使粮食产量翻倍,这既需要好的技术,也需要好的监管政策。“所有研究生物技术的人都认为监管应该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我们需要制定科学的、符合目的的、全球统一的监管措施。”

两会期间,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曾强调,农业部门会按照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的路线图来推进转基因发展。“当然口粮我们是慎之又慎,目前为止还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

虽然近来中国政府在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上,释放出一些积极信号,但推行起来,仍面临着很大的阻力。转基因这一“撕裂话题”,一直无法回到科学的基本面上取得社会共识。

4月12日,中国化工和先正达宣布,其并购交易已获中国商务部批准。先正达是全球转基因种子生产商巨头之一,一些意见认为,这或成为中国推行转基因产业化的重要契机。但是,这项收购也遭到了“反转”人士的猛烈抨击。

邓炳祥告诉财新记者,“先正达是一个十分强大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公司,从事非常多的科研工作。中国化工把先正达收购后,能够让先正达的商品被视为中国的商品,有可能会进一步加速(转基因)技术转移到中国。”他强调,这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还涉及到政治、贸易、市场等各个方面。

“抛开商业上的目的,至少这样一个商业行为对于加强和进一步巩固中国在生物技术作物方面的研发活动是有非常大的利好的。”张春义表示。


标签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