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特·迪士尼公司发布二季度财报,尽管迪士尼总营收未达预期,但主题公园及度假区业绩喜人,总营收42.99亿美元,同比上涨9%。上海迪士尼乐园更是在本财季实现小幅盈利,将迎来第1000万个游客。
这一利好再次给国内持续亏损却已陷入混战泥潭的中国主题公园同行敲响警钟,尽管市场增长空间不小,但竞对手强悍,除了迪士尼,环球影城、乐高乐园等巨头纷纷开始吞食中国主题公园大蛋糕。
“有万达在,上海迪士尼20年内盈不了利。”首富王健林半年前的对抗豪言尚在耳畔,只是上海迪士尼乐园已在2017年第二财季实现小幅盈利,并成为迪士尼全球乐园业务二季度增长引擎,它还将迎来第1000万个游客。上海迪士尼乐园于2016年6月16日开业,距今不足1年。
上海迪士尼实现小幅盈利,即将迎来第1000万个游客
近日,华特迪士尼公司公布了截至2017年4月1日的2017财年第二季度报告,本财季华特迪士尼公司营收为133.36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1%至23.88亿美元,每股盈余同比增长15%。
财报显示,本财季营收增长归功于上一财年三季度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开门迎客,以及美国本土主题乐园及度假区的业务增长。迪士尼乐园不仅客流增加,同时消费者在园内度假村的食宿饮食等消费支出也有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本财季迪士尼首席财务官斯汀·麦卡锡着重提及上海迪士尼实现小幅盈利,并且即将迎来第1000万个游客。实际上,华特·迪士尼从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伊始,就对其入园人数和盈利能力充满信心。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于一季度财报发布时就曾表示,在几乎整个春节期间,上海迪士尼乐园都以最大承载量运营。
图1:华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
再往前,2016年财报发布时,迪士尼CFO斯汀·麦卡锡曾称,上海迪士尼有望在2017财年“更接近实现盈亏平衡”。从这一表述看,此次上海迪士尼乐园二季度实现小幅盈利也超出了华特迪士尼公司的预期。
罗伯特·艾格表示,“上海迪士尼游园人数超过我们当初最乐观的预测,新增的‘玩具总动员’园区建成后相信将继续提高乐园的受欢迎程度,而这仅是在上海几个扩建计划中的第一个”。据了解,上海迪士尼乐园于2016年11月宣布将新增“玩具总动员”园区,计划2018年向游客开放。
“上海迪士尼乐园取得阶段性成果,对中国同行而言是好消息,用结果证明了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前景光明。更重要的是证明游客对迪士尼乐园强大IP和品牌的认同感,也将促使中国本土主题公园运营商更加重视IP和品牌建设。”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告诉执惠。
东方证券指出,中国主题公园正迎来重大向上拐点:依据美日韩发展经验,人均GDP8000美元是主题公园发展的重要分水岭。2016年中国人均GDP已突破8000美元。美国知名咨询公司AECOM预测,中国主题公园客流人次将分别于2020年、2025年、2030年达到2.2亿、3.2亿、4.2亿人次。
图2:上海迪士尼乐园一瞥
在国内一半以上主题公园持续亏损的状态下,上海迪士尼为何能在开业不足一年之际便实现盈利?财报发布时,董事长罗伯特·艾格就称,迪士尼对优质品牌内容、创新科技及全球化发展这三大战略重点直接帮助公司取得强劲表现。多数业内人士一致表示,迪士尼品牌知名度是该乐园在国内业绩突出的关键因素。
易观国际分析师朱正煜分析,迪士尼IP效应很强,远高于长三角现有的主题公园,像欢乐谷、方特等主题公园的投资规模和IP吸引力很难与迪士尼抗衡,加上上海迪士尼乐园背靠旅游消费能力强劲的长三角地区,同时高铁和航空的便利性,以及免签等政策也吸引了其他地区游客。
在林焕杰看来,迪士尼的IP矩阵和品牌号召力,源于其相关性极强的完备产业链布局——媒体网络、主题公园及度假村、影视娱乐、消费品以及互动娱乐五大业务板块,多条业务线为迪士尼IP构建了可以流转和增值的空间。2016财年迪士尼财报显示,其主营业务由媒体网络(电视)、乐园度假、影视娱乐(电影)及产品销售(周边产品)依次占营收比分别为42.58%、30.51%、16.97%及9.93%。中信建投证券指出,凭借迪士尼的超级IP,迪士尼乐园的客单价和二次消费(餐饮、衍生品、住宿)占比均领先于其他行业巨头。
1500亿元资金被套牢,中国主题乐园同行亏损中混战
“中国主题公园和世界水平水平尚差一条长安街!” 旅游项目策划及投资顾问周鸣岐调侃。相比于迪士尼、环球影城、乐高乐园等IP化运营的主题公园,当前国内主题公园运营商远未探索出成熟的盈利模式,仍以园区门票和酒店等收入为主,并依靠地产业务补贴反哺主题公园运营。
以上模式的内在逻辑是,由文化旅游业务带动配套地产溢价,再利用配套地产开发资金回流反哺文化旅游业务。其中,与主题公园相配套的房地产开发,才是盈利的关键。
以国内主题公园运营先驱之一的华侨城A为例,财报显示,2016年其房地产业务、旅游综合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53.59%及45.11%,来自主题公园的旅游综合业务营收占比仍未过半,且低于房地产业务营收。
图3:迪士尼以IP为核心的产业链布局
在国内,除了华侨城、长隆、华强方特等少数几家主题公园运营商外,多数则是寻求多元化进入该行业,他们有万达、恒大、保利、世茂、佳兆业在内的多家房企。一时间,主题公园进入了“多国混战”时代。然而,即使有地产的反哺,中国主题公园运营总体上普遍面临运营困难。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国内有70%的主题公园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只有10%实现盈利,超过1500亿元资金被套牢在主题公园的投资之中。在广发证券看来,中国企业大多未涉及与主题公园内容文化相关的影视动漫、文化创意等附加值较高的业务,这使得不少主题公园只有硬件建设,却难以给游客良好的游玩体验,一方面导致重游率低,另一方面难以形成良好的口碑。
佳兆业金沙湾乐园公司总裁、前香港迪士尼乐园运营副总裁Noble Coker坦然,金沙湾项目遇到的最大挑战并非项目建筑,而是来自打造国际化文化IP的过程。
林焕杰亦向执惠表示,中国主题公园高级管理层最缺乏的是对主题公园核心要素的了解,更缺乏对主题公园文化内涵的理解,尤其是对IP亦不够重视。林还指出,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发展理念,使得主题公园建设遍地开花,甚至出现不到200公里就建设几个主题公园,恶性竞争严重。他建议投资建设主题公园必须理性,一定要做到:准确选址,有强大IP和游乐形式差异化,有吸引力极强的游客体验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