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作为民营经济和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公司更是运用并购重组这一最具市场化的优化资源配置工具,实现了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6年期间,中小板推出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公司数分别为8家、17家、42家、94家、160家、134家,合计交易金额分别为93亿元、143亿元、611亿元、1295亿元、4053亿元、4060亿元。从发展情况来看,中小企业板重大资产重组自2014年快速增长以来,在持续活跃的基础下,逐渐显现出更加理性、务实的发展态势。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小企业板累计实施完成重组方案308家次,累计金额达5379亿元。
一位行业内的受访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由来已久,所以,中小企业对直接融资的需求更为迫切;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渴望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并购重组,从而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需要关注的是,中小板企业不仅在场内并购交易案例持续活跃,近年来其境外并购交易数量、金额也在持续上升。截至2017年4月30日,中小企业板公司披露的境外并购的重组交易27单,合计金额超过1400亿元。2016年,已披露的境外并购方案涉及交易金额880亿元,比上年增长5.62倍,例如海普瑞收购美国SPL、海能达收购德国罗德施瓦茨和英国上市公司赛普乐、天齐锂业收购智利SQM、东方精工收购意大利佛斯伯公司等。
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通过境外并购快速获取优势资源和技术,有利于加快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事实上,在中小企业板走过的十三个年头中,不仅许多知名企业从中小企业板走了出来,更有一批企业成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如海康威视、比亚迪、苏宁云商、金风科技、科大讯飞、洋河股份等,在这之中,再融资对其企业发展提供的资金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20日,中小企业板共有1286家次的公司进行了再融资,再融资金额14303亿元,占融资总额的64%。中小企业板通过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为供给端企业的科技创新、技术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以比亚迪为例,其在2011年中小企业板上市,2010年底全年营业收入仅48亿元。上市后,公司先后实施三次公司债和一次增发,融资额达219.73亿元,为公司的经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上市后5年,比亚迪的营业收入增长至1034亿元,公司在新能源车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