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离整改最后期限只剩两个多月,然而网贷平台资金存管上线不足一成。截至今年5月17日,正常运营的平台数总计2214家,有396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含已完成资金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平台和签约嵌入式存管平台),约占同期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17.89%,其中有209家网贷平台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仅占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9.44%。
“存管难”的现状
综合各方信息可以发现,网贷平台资金存管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障碍:
一是存管模式合规效果不清。目前,市面上根据银行在资金存管活动中的介入从强到弱可区分为三类资金存管模式,即银行直接存管模式、第三方支付服务嵌入银行存管的模式和银行与第三方支付联合存管的模式。其中,银行直接存管模式最为复杂,对银行系统和账户体系管理的要求最高,客户账户、资金与网贷平台账户、资金的区分性、独立性也最高;银行与第三方支付联合存管的模式中银行对资金的管控最弱,客户账户、资金与网贷平台账户、资金的区分性、独立性达不到监管要求,已遭淘汰。介乎于二者之间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嵌入银行存管的模式是否符合对商业银行担任资金存管人的定位尚不能明确,然而上述统计数据中采取嵌入式存管模式的网贷平台也不在少数。不同模式,费用不同,模式合规效果不清的情况下,网贷平台存在决策困难。
二是资金存管费用高。目前,对于网贷平台资金存管的费用并无统一定价标准,市场仍处于尝试和博弈阶段。根据网贷平台资质和规模等情况不同,银行开出的资金存管年费价格在百万到千万不等;且各家银行报价存在较大差别,总体上大型银行报价相对较高,而中小银行报价相对低。目前的银行报价水平对一些网贷平台形成了巨大压力。
三是资金存管门槛高。除收费不低之外,银行对合作网贷平台的挑选和审查还存在一些资质门槛。据报道,多数银行对平台实缴资本、运营时间、平台背景和高管背景等均有硬性指标;对于背景足够强大,其他硬性条件可能会适度放松;对于那些没有国资背景和注册资本不高的平台可能还会有高管背景、月成交量和运营时间等硬性要求。银行对这些要素的看重,使得一些业务量较小的新金融平台的资金存管出现了现实障碍。
四是银行业整体上并不积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5月8日,只有广东华兴银行、江西银行、徽商银行、包商银行和浙商银行等39家银行布局P2P网贷平台资金直接存管业务,主要参与者仍以中小银行为主。
银行与网贷平台合作存在哪些障碍
监管要求银行以存管人角色对网贷所涉借款人、出借人和担保人等进行投融资活动形成的专项借贷资金实施保管、清算、账务核对、信息报告等全方位监控的初衷是好的,让交易更透明,让客户资金更独立,即可以更好地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又可以使非正规金融走出不受监控的阴影地带。银行以资金流通的基础设施之资担任存管人在角色上非常合适,其设立高资质门槛以筛选进场网贷平台,也是符合优胜劣汰、整肃市场的监管目标的。然而,资金存管规则在实施中却面临一些具体的障碍,可能会使政策目标与实际效果出现偏离。
一是银行与网贷平台的谈判力量不对等,网贷平台明显处于弱势。市面上九成网贷平台望而却步的存管业务价格和门槛,就是这种力量失衡的一个侧面反映。其背后原因不难理解:首先,银行是唯一的合规存管人。在“刚兑”意识仍广泛存在的情况下,与网贷平台的合作意味着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对网贷平台提供了信用背书。对银行而言,隐含的声誉风险和违约风险成本较高,进而制约了银行参与存管的积极性;此外,开展资金存管业务的银行少,也进一步加剧了存管业务资源抢夺。在这样的逻辑下,银行五花八门的定价名目和看涨的存管费用价格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