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共赢 / 将军 / 北斗 / 花生 / 裕宸 / 荣泽 / 江湖 > 海外投资大佬们的苦日子来了!

海外投资大佬们的苦日子来了!

2017-07-18 22:34  来源:和讯名家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和讯名家

  没有点名,有些话却一定是说给他们听的。更多听的人应该反躬自省,自己是不是也存在类似问题。

  我国FGW相关人士7月18日回答提问时,明确表示:

  支持国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活动。有关部门将继续关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防范对外投资风险,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

  不听话,一定不会有好果子吃。结合最近万D的一些事情,杠杆游戏今天来谈谈海外投资风向的最新信号。

  杠杆资金是撬动(海外)资产倍增的手段。海外投资政策的变幻,则是决定你是否还有机会玩杠杆的基础。

  1

  为国分忧:海外投资不能投“非理性”领域和行业

  万D海外交易融资被传限制,信用评级机构又对其债务状况,表示了忧虑。上周,万D宣布出售半壁江山给融创。周一市场迅速做出反应,万D几家子公司的股票和债券价格急挫。

  所有这些信息组合在一起,没有谁还会怀疑,万D的一些海外投资被认为是“不理性”。


进而,受万D交易波及,7月18日,交易对手融创股债双杀,跌得那个惨。融创当然是无辜的,但道理是一样的,负债太多、杠杆率太高,始终对企业运营造成严重压力。现金流、现金流,一旦有闪失,就要断片儿。

  进而,受万D交易波及,7月18日,交易对手融创股债双杀,跌得那个惨。融创当然是无辜的,但道理是一样的,负债太多、杠杆率太高,始终对企业运营造成严重压力。现金流、现金流,一旦有闪失,就要断片儿。


  如果只是他们断片儿也没啥,公司太大、资产太多、负债太多,受影响的自然包括我们的金融机构、国内投资者。甚至引发局部、小范围的金融市场动荡。如果多家类似巨无霸海外投资帝国出事,那引发的甚至不仅仅是局部金融市场动荡,甚至是国人对我国经济的信心。

  站在这个角度,自然好理解,为什么海外投资需要理性。至于为什么是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被认为是非理性对外投资,下文分解。

  杠杆游戏此前分析过万D和安什么B的财务。

  哪怕是通过极为简单的财务剖析也会发现,他们动辄资产近万亿、超过万亿,但前者债务高达数千亿元,而后者所谓万亿资产,大多是建立在万能险基础上的金融资产杠杆叠加。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其债务和大而不能倒的金融资产,最终都是银行债务或金融投资者、金融机构在买单。和重仓国内投资不同,即便财务恶化,起码东西在国内。而如果海外出事,损失的则不仅仅是万D或安什么B自己企业的资产,他们重组、贱卖,实际也是耗费了外H。

  因此,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不能恶化。

  RMB这一两年的压力,各位杆友都是看到的,杠杆游戏此前也写过不少文章。短期内,我们必须保汇L,这是捍卫我国经济。

  同时和长远,则必须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提升我国经济的增长动能,让世界重拾对我国增长、可以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信任。


所以,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不惜拿出数千亿美元级的外H储备,誓死捍卫RMB。累积起来,加上各种耗损,外H储备从4万亿美元级,下降到3万亿美元。再多的外H储备,也是不能任意损耗的,也是经不起折腾的。

  所以,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不惜拿出数千亿美元级的外H储备,誓死捍卫RMB。累积起来,加上各种耗损,外H储备从4万亿美元级,下降到3万亿美元。再多的外H储备,也是不能任意损耗的,也是经不起折腾的。


  国家拿真金白银在前方“抗战”,一些企业却拿着真金白银去海外收购……此处省略一万字。不是不该海外投资,而是时机、类别、目的(到底是投资还是转移),要经得起考验。

  类似的债务或资产结构、海外投资组合,不仅仅万达和安什么B如此,他们当然是最具代表性的。还有一些高调走出去,以收购物业和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为主的财团,从此以后,同样也得听话。

  2

  日本镜鉴:海外投资非理性繁荣确实不是好事

  这几年,我国那些著名的财团、新贵,动辄数亿、数十亿美元收购海外标志性物业或文旅企业。杠杆游戏总是想起1980年代末的日本和日本财阀。

  名噪一时的三菱曾花了20亿美元,买下洛克菲勒在纽约的中心大厦。随着日本经济和楼市泡沫的破灭,过了仅仅几年时间,又将其贱卖给洛克菲勒家族。

  毫无疑问,任何一个新兴大国的进击时代,都伴随着各类海外资产的收购。买买买,这是资本的天性。既有助于国内经济更好发展,也是对海外优秀投资标的的正常追求,同时还是资本全球配置的需要和长远考虑。

  但进击的大国注定要摔跤才能成熟。当年,日本人认为自己是世界之王,目空一切,谁知道的是一场危机早已酝酿。

  战后,高速的经济增长,让日本只用了20年,就爬起来。当然,日本基础比我们好。1964年东京奥运会、1966年大阪世博会,日本向全世界宣告,他已经从战败阴影中复兴。

  此后,日本经济继续发展,越来越强盛。以奥运等盛会为契机,日本基建进步很快,新干线就是起于彼时。

  日本经济和房价都进入鼎盛。特别是进入1980年代,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大量的金融机构、高端服务业,乃至好莱坞片商哥伦比亚都被日本买下,对了,还有洛克菲勒大厦。


中央发话!海外投资大佬们的苦日子来了

  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全球通胀,美国要治理自己的通胀,缩表、涨息,


  导致其贸易逆差增长。

  后来我们熟悉的“广场协议”,美国即是希望大家一起干预外H,让美元有序不强硬,刺激其贸易增长。效果明显,美元下跌;在超级大国美国面前,日本毕竟还是幼稚。日本也狂妄,日本国运正当其实,当然要涨。

  有钱、钱硬,那就借机去买下美国,泡沫自此种下。国内经济鼎盛、国外贸易繁荣,利率一降再降,有钱,炒楼;大量资金涌入日本,热钱套利,推升泡沫。

  所有人癫狂。可日本毕竟城市化率已经很高,人口开始变老,产能输出遇到瓶颈……房价越高,地价越高,产业发展、城市建设都遇到成本问题。积重难返,时间到了1989年,缩表、收紧银根已晚。

  股市率先破灭,企业遇到困难,不动产大量抛售,房价下跌不可避免。哀鸿一泻千里,非理性繁荣痛苦显现。日本财阀们买下的“美国”再无力支撑,国内救急。

  受伤的不仅仅是他们,也包括整个日本经济、国民。

  3

  现实风险:企业走出去确实应该慎重选择标的

  近几年,我国一些大型民营和金融集团大举冲进欧美市场,从伦敦金融城到纽约曼哈顿,劳合社大厦、华尔道夫酒店、曼哈顿大厦、通用汽车大厦……一座座资本主义的地标被拿下。

  如上文杠杆游戏所分析的,这难免让人想起当年的日本,及后来的尴尬、失去的20年。

  可以想象,一个国家短短几年海外物业投资,从几亿美元上升到数百亿美元。不仅仅是大亨们去买买买,中产家庭也争相去买下全世界。这一方面是好事,体现我国的发展和进步、国民的富裕、企业的做强做大;另一方面,背后也着对国家经济走势、资产配置的考虑。

  很大程度上说,外H管理效果还是很好的,个人、家庭投资者的海外投资金额相对可控。这和一些企业的动辄数(十)亿美元级投资,还不是一个量级。

  不仅仅是体量,如上文第一部分分析过的,风险角度也不一样。工业及其他实体产业类投资,不作为杠杆游戏此文讨论重点。当然,这些行业能否玩得转,本身也是个问题。但起码买了技术、工厂、人才。

  1、而物业类、高端服务业类投资,特别是物业投资,因为歧视性眼光,我国企业收购后其隐形的资产价值容易缩水。比如最具代表性的华尔道夫酒店,此前以政要、名流在纽约下榻著名。

  安什么B收购后,一些方面对此的看法有些奇怪;

  2、还比如,我们总认为自己是抄底,但国外的财税、环境、劳工、法律环境和国内完全不同,还有汇L风险。国外不总是和我们一样涨涨涨,他们的金融危机发生后,可能让资产严重贬值;

  3、我国国运这些年较好,一些企业也比较自负。越自负越觉得一定要买下什么,无意中掉进自己设的坑里,或许买得不便宜;

  4、和我们一些企业去买下欧美地标同步,普通家庭、中产出于资产配置、生活、移民等考虑,也投资了很多物业。大量的资本进入一些海外地区,实际容易引起别人的警觉和反感。

  包括搞高了人家的房价,您说当地居民抵触不?他们的国情和我们不同,会给他们政府施压,这可能导致一些投资风险增加;

  5、一些企业海外投资过大,本身推升自己的杠杆率,形势一片大好时没啥,稍微出现点资金链紧张,就把自己搞死。如此前佳兆业,海外债券市场影响,差点把自己搞死。恒大也曾历经危机,万D、安什么B就敢说自己一定不会有事?

  正如NYT所言,万D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反映出中国大型企业在过去几年通过大量借款实现惊人增长所带来的挑战。


政策方和分析人士担心,像万D这样的企业集团,其债务的触角延伸到金融体系的方方面面,它们可能会对更广泛经济的健康构成威胁。

  政策方和分析人士担心,像万D这样的企业集团,其债务的触角延伸到金融体系的方方面面,它们可能会对更广泛经济的健康构成威胁。


  日前,在京召开的5年一度的金融工作会议,正是意识到这样的金融风险在增加,希望金融业更多体现融资属性,而不是无节制投资,钱生钱。更不能拿着国内的钱,跑去国外孵蛋。

  杠杆游戏昨天(7月17日)分析过,暴风骤雨式的监管起码被认为是短期的,如今要搞细水长流式的协调统一监管,意味着“带着镣铐跳舞”的时代,才刚刚开始。于此,便能理解金融狗的伤悲,也更能理解海外投资大亨们的苦日子来了。

  为了给金融风险拆弹,国内金融整肃已经开始一段时间,对这些跑出去投资的,不可能不整肃。国企、央企打招呼、发政策即可,民资只能……呵呵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标签房地产 房价 经济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