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面是57家竞标方激战140亿阜阳水系综合治理PPP项目,一面是西部供水领域PPP乏人问津。
水环境治理、供水服务,生活垃圾焚烧,环卫服务等,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项目,大多都是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来实现的。在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薛涛看来,十三五期末将有万亿资金进入环保PPP市场,而如何更有效的引导市场,弥补资本挑肥拣瘦的剩余空间,优化环保建设方案成为当前急需关注的课题。
资本挑肥拣瘦 冷热不均
近日,在安徽阜阳上演了一场争夺水治理PPP项目的争夺战,57家国企及水业龙头通宵达旦地备战竞标,“三大纸箱装标书,用卡车运标书,这样的情景前所未见。”一位知情人士感叹。
而另一些西部的供水系统建设PPP项目,就乏人问津。“很早以前热闹过,但后来就消停了。”该知情人士这样形容。
“总体来看,推出的欠发达地区供水或者河道治理项目落地难度很大,而即便中部地区污水处理、垃圾焚烧都是火爆异常,此外环保领域整体热度不如市政交通领域。”薛涛对记者表示。
究其原因,薛涛分析道,金融机构是推动社会资本落地PPP项目的幕后力量,而资金却天然是挑肥拣瘦的,具体表现就是挑项目属性、挑城市财力,挑社会资本实力和信用。这三个要素社会资本都要统一衡量。
例如,对于污水处理、垃圾焚烧这类有一定运营性,稳定运营对保障城市基本功能必要性大,且政府需求较为迫切的环保类项目,由于支付模式有保障,对收益的财务测算容易,资本就会有较大意愿参与,而对于供水这种公益性强且政府对收益不给保障的,以及河道治理这类未来运营性较弱的环保类项目,资本参与的意愿就有所降低。
此外,对于有经济实力的地方政府的PPP项目,社会资本的热情就高,反之,社会资本的热情就有所下降。
“银行作为PPP项目主要融资来源,我们很愿意参与环保类PPP项目,总行层面也有环保中心,银行给到环保类PPP项目的融资成本在6%以下。”一位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人士对记者透露了对于PPP项目的热情。
但在银行人士看来,银行对于资金的安全性和稳定的现金流回报是有要求的。这就也不约而同、自然而然对项目、地区、参与主体进行更多的评估。除了对运营类项目、经济实力较强的政府PPP项目感兴趣外,对于国企和央企参与的PPP项目融资更为感兴趣。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