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 相较于古人“幸福源”的多元化,当代人的幸福来源,好像越来越固化于“孔方兄”的身上。
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它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喜事之所以为喜事,正是因为过于难得;那些不太难得或者很容易就能得到的东西,调动人类幸福感生发的作用就比较有限,也往往很难得到人们的珍惜,当然就无所谓喜不喜的了。就此而言,当代人与古人相比,人生就显得比较无趣。那些能让古人激动上老半天的所谓喜事儿,到了当代人这里,往往都是“洒洒水”。
比如啊,“久旱逢甘霖”,城里人就别提了,旱不旱的好像跟他们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天气热,就在空调房里躲它个十天半拉月不出来,下不下雨你看着办;即使是老农民,好像也无所谓,你旱,我有机井,地照样浇,粮食照样打,突然下点儿雨,高兴高兴是可以的,要非说是喜事不可,那就有点儿矫情了。
再比如啊,“他乡遇故知”,这种事情对当代人而言,似乎就更没所谓了,一是,即使隔了十万八千里,也能随时随地通话、视频,他乡遇不遇的,也就无所谓;二是,没准儿遇到了,反而失了新鲜劲儿,闲聊两句之后,也就各自捧着手机低头看“朋友圈”了,遇到了还不如没遇到;三是,知心者从来难得,古时候如此,现在也没好到哪儿去,甚至还不如古时候,既然压根儿就没什么“故知”,那么他乡遇到的,大多也是俗友,又何必浪费感情呢?最要命的是第四点,正想躲在没人认识之处干点儿坏事儿呢,冷不丁撞出来一个半熟脸儿,好事泡汤,谁还高兴得起来。
“洞房花烛夜”,就更有点儿煞风景。当代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于男女本能之事上,当然也不例外,两情相悦,情到浓时,管它是不是洞房,有没有花烛,先自由了再说,因此,等真有了洞房、花烛之时,哪儿还激动得起来,如果再想起房贷、车贷还要再还二三十年之类的俗事儿,估计就更坏菜。当然还有“金榜题名”,似乎也用不着提,此“金榜”与彼“金榜”,原本就不是一回事,因此喜不喜的,就得两说着。
能让现在的人连呼“大喜”并且幸福感爆棚十天半月的事情,好像还真不太多。也是,时代发展得太快,技术进步的速度也是日新月异,花花世界,世界花花,总被光怪陆离的东西包围着,人的神经当然就被磨砺得越来越不敏感,感知幸福的能力似乎就退化得挺快。尤其比较喜感的是,相较于古人“幸福源”的多元化,当代人的幸福来源,好像越来越固化于“孔方兄”的身上。
王健林曾经设定过“先挣它一个亿”的小目标,不过,这样的小目标完成了,对他而言,也不过又完成了一个工作罢了,跟幸福是不搭边儿的。而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突然被一个亿砸中脑袋,那当然就得幸福得昏死过去了;但这样的“死法儿”,大约也只能想一想、梦一梦,每想一次、梦一次被砸中的滋味,幸福的扳机就能被轻轻地搂一下。
其实,由“孔方兄”馈赠的“幸福”,古人也经常地想、经常地梦,不过,除此之外,古人的梦想还很多,实现了,那就幸福得不要不要的,即使实现不了,比如梦想着成仙成道,梦想着娶到了狐狸精,也能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心里已经美滋滋到不得了。从这个角度说,古人感知幸福的能力实在比今天的人强不少,而这种能力越强,大约人生总归是越幸福吧。
如此说来,科技越发达,物质越丰富,人们的生活反而越容易幸福感缺失,这多多少少都算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吧。(原标题:木木:喜事儿稀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