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共赢 / 将军 / 北斗 / 花生 / 裕宸 / 荣泽 / 江湖 > 佛山陶企欲复制韩后模式

佛山陶企欲复制韩后模式

2017-08-22 16:34  来源: 时代周报 作者:李乾韬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 时代周报

韩后集团合伙人、总裁肖荣燊在佛山为陶瓷老板分享经验:三年半时间里,韩后在广告宣传上的投入超过10个亿,业绩获得爆发式增长。

  这让很多佛山陶瓷老板兴奋不已,直言要复制韩后模式。有长期混迹佛山的陶瓷专家还专门就此进行了论证:陶瓷与化妆品同属消费品,行业上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众多陶瓷企业发展遇到瓶颈,难以突破亿元、10亿元大关,和之前的化妆品行业颇为相似。

  多花钱打广告就能让佛山的陶瓷企业获得爆发式的业绩?化妆品行业营销推广投入大,佛山的陶瓷产业跟化妆品行业究竟相似到什么程度,以至于复制韩后模式就能获得成功?其实以上两点都经不起推敲。

  虽然都属消费品范畴,化妆品和建筑陶瓷显然不同,具有完全不同的产品属性。化妆品是日用快速消费品,消费者对使用体验的差异有非常清晰的判断,对品牌的敏感程度非常高,因此韩后斥巨资打广告,目的在于快速做大做强品牌。建筑陶瓷却是耐用消费品,而且消费者对使用体验差异感受并不明显。一项陶瓷行业调查中显示,消费者对陶瓷的关注度,排在首位的是价格,品牌排在最末尾,消费者最没感觉。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同属于消费品,陶瓷企业学习化妆品企业的韩后模式,成功的概率能有多大?

  实际上,韩后模式对陶瓷企业的借鉴意义有限,眼里盯着韩后,只能是一场缘木求鱼的狂欢。让我感兴趣的一个细节反而是:为何消费者对陶瓷企业的品牌感知度最低?其实,陶瓷行业因重销售而对营销并不手软,做起广告来也是大把砸钱,单建陶一个行业就养活了70多家陶瓷专业媒体,陶瓷企业普遍重视品牌由此可见一斑。

  花出去的钱却不能被消费者认同,问题只能是出在产品本身上。一般而言,陶瓷行业的门槛比较低,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都不高。其最终产品瓷砖具有广阔的市场,消费者对瓷砖耐用性的要求,无论大工厂还是小作坊出品,都能够达到。但陶瓷的创新十分困难,更难的是创新后的维权。我认识的一家大中型陶企,曾把力气花在美观设计上,试图以此淘汰小作坊却最终失败,“设计很快就被抄了。我花大钱请名师设计,他直接抄的成本为零,卖的价格比我低,还怎么搞创新?”

  更有意思的是,被侵权却不维权,是佛山陶企老板的共性。一份《佛山市知识产权维权大数据报告》显示,佛山陶企驰名商标超过全市总驰名商标量的1/3,陶瓷多个驰名商标总价值预计超过1500亿元。然而,在面临大量侵权时,主动维权的陶瓷驰名商标不足18%,即使维权的可怜的18%,绝大部分也只是被动维权或政府主动要求维权才进行的。如此,便无怪乎消费者对陶瓷品牌的辨识度低了。

不解决产品差异化的问题,不解决知识产权的维权问题,佛山陶瓷老板们也许能获得短期成效,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从产业角度看,全球陶瓷产量最大的佛山却在全球陶瓷产业链中毫无话语权,在这场产业升级转型的大潮中,佛山陶瓷若不能努力,就可能退出历史舞台,位置被东南亚等国家以更低的土地和人力成本所取代。(原标题:佛山陶企学“韩后”:一场缘木求鱼的狂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