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共赢 / 将军 / 北斗 / 花生 / 裕宸 / 荣泽 / 江湖 > 如意

如意

2017-09-03 18:30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王国华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证券时报

当年刚看电视剧《甄嬛传》时,我第一反应就是:靠谱。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细节非常到位。比如:该剧中,王公大臣或者太后妃子之类的人,手里常常拿着一柄东西。那是“如意”。在古代,“如意”是一种全民普及的物品。王室公卿家里肯定要有几件“如意”,平民家中亦常见。而张铁林等人主演的所谓宫廷戏,皇帝只会吹胡子瞪眼,哪里知道什么是“如意”?仅从这个细节上,就可断定该剧的导演下了功夫。

  但在今天,知道“如意”这种东西的人不多了。那么,“如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是怎么来的?在中国古人的生活中起过什么样的作用?又是怎么没的?

  “如意”,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你若有机会到北京故宫,会看到形式各异的“如意”。其大致形状就是一个柄,柄上安一个头。这个形状很像锤子!但“如意”的性质与锤子截然相反。同样是刀,一个人手拿杀猪刀向你走来,你会看到满脸煞气;如果他拿的是水果刀,你就明白他是要削水果给你吃。同理,有人掂个锤子跟你聊天,你一定想着赶紧离开,若是他(她)拿着一把“如意”,彼此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如意”的粗线条类似锤子,但比锤子妩媚得多,其柄有扁有圆,或直或弯。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的形状以柄首呈屈曲手掌式为主流;这种创造的构思,可以理解为人的意志的外延。而手形“如意”演变成卷云形、灵芝形、心字形及团花形“如意”,是唐以后的事。富贵人家的“如意”,材质有金、有玉、有银、有铜、有沉香木,贫寒人家就只能用竹子和普通木头了。

  “如意”的来历,说法不一。有的说源自印度佛教。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如同臣子觐见皇帝时手中捧着的笏板,今天下属见上司时必拿的笔记本一样。也有的说,“如意”最初是一种武器,或者是带护手的短剑。喝酒碰杯,本为预防敌人在酒中下毒,借碰杯之机把酒洒到对方酒杯中一点,后来成了礼仪,“如意”大概也是如此,逐渐由武器变成了伴手物。不过,更多的人认为,“如意”是痒痒挠的变种。北宋释道诚在《释氏要览》中记载:“如意,梵名阿那律,秦言如意。《指归》云,‘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曰‘如意’。” 开始是痒痒挠,后来不断装饰,改变花样,称呼也由通俗的“不求人”变成文雅的“如意”。后面这个说法,应该更可信。因为我国历来卫生习惯不好,多少天都不洗澡。即使皇室条件优越些,也难保证天天洗浴。弄个“如意”在手里,方便随时搔痒。

  也有人认为,“如意”更像一柄权杖。掌权者挥斥方遒,手里自然需要一柄道具。但羽扇或手杖的实用性太强,恰易掩盖了道具的象征意义,到了最后逐渐演变为没有实际意义的“如意”。而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手里拿着一点东西,就像抓到了水中的稻草,或多或少总会产生一点安全感。

  一种东西,多少总要有点用,如果一点用都没有,即使再艺术,名称再好听,最终也要被淘汰。当然,卫生条件的改善或许也是“如意”出局的原因。(原标题:王国华:如意,如意

标签淘汰 如意 艺术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