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大V张亮在微信对话中毫不客气地表示:“他以为中国就300个写作的人?” “我们相信,高质量的分享无法被流水线化定价,好的对话氛围更不可能被粗暴迁移。”
今日头条悟空问答市场总监刘晨则表示,其平台签约答主不止300人,但从未禁止任何人在其他平台发布内容,他认为,“现金是对知识分享的奖励,予人玫瑰者,手里不应该只有余香”。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平台抢人将是无可改变的趋势,且上演的决不是“三国演义”,而是“春秋战国”,会不会出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现象,可能谁也不敢枉下结论。因为,互联网时代,决不是当年长矛+大刀+臂力+人海战术的年代,任何一点创新,都有可能改变市场格局,让此前风光无限者瞬间星光暗淡。这些年来,这样的角色并不少见。当下,难道还有比传统媒体人才、人员流失更多的媒体吗?更何况,新媒体本来就是一个“居无定所”的行业,人才流动、人才被抢,比商场人员变动还正常。
倒是以怎样的方式“抢人”,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不管是哪家媒体,还是哪个平台,都必须坚持基本的职业操守,尤其不能为了自身需要,让知识庸俗化贬值。知识可以变现,但决不能被“包养”。诸如与作者签订排他协议之类的做法,是市场所不能容的。即便作者自身愿意,也显得不厚道,就是不把人才当人看、不把知识当财富。就角度来讲,如果今日头条真的没有禁止任何人在其他平台发布内容,就是最好。即便要想让作者不到其他平台发布内容,也只能凭借自身的信誉、能力和回报,凭借作者对平台的感情,而不是绑架,不是限制作者的发文自由。否则,作者就成了“包身工”。
其实,对绝大多数作者、特别是有写作能力、写作思维、写作兴趣的作者来说,也是不会轻易将自己“卖”给某个平台的。纵然给的报酬很高,卖身都是一件痛苦而下作的事,也会被其他作者看不起。对创作者来说,不愿突破底线的还是占多数。把没有底线的作者网罗在一起,这样的平台,也不会长久。平台与作者之间,只有相互帮衬、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才能良性循环,使双方都能进步。
也正因为如此,知乎与今日头条的这场“官司”,打得还是有点意义、有点价值的。至少,它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在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知识爆炸式变现的时代,如何把新媒体发展与作者知识变现有机结合起来,让双方都不突破底线地合作,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具有价值导向的问题,。对新媒体来说,切不要为了一时之需,对作者做出错误引导,既伤人又伤己。对作者来说,也不要为一时之利,给新媒体更多可利用的空间,而是以一个阳光作者的身份,处理与新媒体的关系,从而让知识有意义的变现。
可以肯定,此次知乎与今日头条的“官司”,只是新媒体竞争加剧的开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有更多媒体加入到“抢人”的行列中来,优秀作者也会变得更“吃相”、更“紧俏”。关键就在于,不要通过破坏市场规则、降低道德底线“抢人”,不要损人不利己。如果“抢人”大战陷入庸俗化、功利化轨道,就会进入怪圈、成为陷阱,就会使竞争越来越无序、越来越没有前景,就会泡沫泛滥。
所以,无论是已经步入“抢人”大战行列的媒体,还是正在准备进行“抢人”大战的媒体,都要冷静地思考一下,自己的“抢人”行为突破底线、超越规则了没有。(原标题:谭浩俊:新媒体平台“抢人”别让知识庸俗化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