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微信朋友圈被“腾讯公益创意项目——小朋友画廊活动”刷屏,7个小时筹集善款1500万元。
人们期待项目的运作更透明,社会的爱心善意得到充分的回馈,甚至期待项目个例能够成为社会公益组织募捐运营的示范。而主办方对募捐所得用途简单笼统的表述,以及滞后于社会关注的回应,显然难以令人满意。善款怎么花始终都是慈善的核心,也是慈善社会公信的源泉,所以,无论是官方慈善,还是民间公益,捐赠的去向与具体的用途,总会令社会高度关注。
回答好“善款怎么花”,不仅需要公益组织遵循慈善普遍的伦理,顺应社会的关注,扩大和保障社会的知情权,便于接受社会监督,同时也需要纳入到规范制度与程序约束之下,按要求操作。
去年,《慈善法》正式施行,确立了慈善法治的基本准则。但是,《慈善法》的规定总体还很原则,无论是募捐过程相关信息的公开,还是“善款怎么花”,规定表述都很笼统,还缺少具体而细致的标准与规范来指导,既不便于操作,也不便于监督。社会公益组织该怎么做,以及慈善公益行政监管部门怎么管,都还处在摸石头过河的模糊地带,容易在社会关注中疲于应付,被媒体刨根问底牵着鼻子走。
“小朋友画廊”就是问题的一个缩影。目前,国内社会公益组织还处于初创阶段,政府对慈善的管理也处在转型中,两者都亟待成长、走向成熟。在网络环境下,公益慈善许多程序性、环节性的问题,都会被放大,受到质疑。(原标题:募捐机制亟待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