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 “不论利用外资还是对外投资,都应该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企业主业,多做套期保值、少做投机套利。”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原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在9月5日至6日由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2017全球经济金融论坛上作出上述表述。
管涛指出,在对外开放方面,我国一直坚持渐进式道路,遵循“先贸易开放后金融开放、先经常项目后资本项目、先鼓励流入后放款流出、先长期资本后短期资本、先直接投资后间接投资、先机构投资后个人投资”的开放次序。这使得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趋利避害,有效防范和化解了外部冲击的风险,较为充分地享受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好处。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金融业开放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大幅提高,特别是人民币正式成为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标志着人民币的国际化使用得到了国际组织认可。
然而,对于贸易开放,国际基本共识是利大于弊;而对于金融开放,则利弊权衡不是那么明显,也缺乏国际共识。“从国际经验看,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都在金融开放以后发生了金融危机。我们不能把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简单类比,以之前开放的成功经验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管涛指出。
管涛总结道,对于金融开放,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要充分享受金融开放带来的好处,必须具备一系列配套条件甚至是前提条件,不成熟的开放往往会以危机收场。而且,金融开放通常涉及金融市场开放,而资产价格调整快于商品和劳动力价格,因此,顺周期的跨境资本流动会导致资产价格超调,这会增加本国经济金融的脆弱性。通常的演进过程是,一国被国际市场看好时,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本币汇率过度升值,以至本币高估,经常项目逆差扩大,对外资流入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入过度依赖;一旦本国经济金融风险爆发,市场情绪逆转,资本集中流出,当地出现汇率贬值、债务违约。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
对于合理的开放顺序,管涛认为,一是要坚持金融开放服务实体经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地缘政治风险及不确定性仍然较多,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也可能增加金融市场调整的风险。因此,我们不论利用外资还是对外投资,都应该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企业主业,多做套期保值、少做投机套利,避免脱实向虚。尤其在对外投资方面,我们不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是国际市场上的新兵,都缺乏专业经验,需要更加谋定后动,投资自己了解的产品和市场,避免交学费。
二是要坚持金融开放过程中防范金融风险。应对顺周期的资本流动冲击,从政府来讲,就是要在开放过程中,建立健全微观审慎和逆周期的、基于市场方式的宏观审慎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框架,熨平跨境资本的过度波动。政府就是要扮演那个“在音乐响起时拿走酒杯的那个的角色”。从市场来讲,就是要树立正确的金融风险意识,不要用市场判断取代市场操作,“未料胜先料败”,学习运用适当的工具和适当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好自己的投资风险敞口。
三是要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双轮驱动。“改革”和“开放”就像一个车子的两个轮子,如果一个轮子快一个轮子慢,车子就容易出事故。坚持“双轮驱动”,就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些领域,改革快了开放慢了,开放就需要快些;如果有些领域,开放快了改革慢了,改革就需要快些。这里共识较多的就是要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因为,从国际经验看,僵化的汇率制度与资本自由流动是最危险的政策组合;从中国实践看,如果汇率缺乏弹性,对外开放也走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