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 在新华网13日举办的“第二届长三角金融科技高层对话暨新华网思客陆家嘴峰会”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从经济学角度解释,当前信贷密度不断上升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名义GDP下降速度大于M2增速回落。他提出现有政策需要呵护名义GDP改善的势头,改善整体经济增长环境。
2008年以来,我国信贷密度进入上升通道。信贷密度表示的是单位GDP所对应的信贷量,通常用M2/GDP(名义GDP)来计算。全球范围内,各经济体信贷密度不断上升。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是过度金融化导致的融资成本提升。当前机构以越来越复杂的方式提供金融服务,这意味着越来越高的金融成本。张军表示,金融科技能够帮助降低成本,从而缓解信贷密度持续上升。
其次与当前实体经济有关,由于生产率不断提升,产品价格相对下降。但是类似土地、房屋等资产价格没有变便宜,而信贷总是追逐价格不会下降的资产进行投资。
第三,信贷过多用于购置现存资产。张军指出,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主要由于大量信贷用于频繁的资产交易,而非支持能够改善生产力和技术进步的产业、企业。
去年四季度以来,上游产业的价格有所改善,这对于改善名义GDP增长有所帮助。他表示,大幅收缩信贷、加剧去杠杆力度不能有效解决金融系统性风险不断积压的状况,而应该从改善整体经济增长环境入手,现有政策需要呵护名义GDP改善的势头,避免名义GDP其进一步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