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下基层,这样的行动颇有“医疗下乡”的意味。类似的行动很长一段时间都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即通过动员优质的医疗资源尤其是医务人员去到基层,从而达到改善医疗公共服务的目的。不过,过去的行动往往具有一定的临时性特点,医务人员下乡除了看病,通常还肩负医疗卫生知识普及的工作。所以对于当时基层的患者而言,治病恐怕显然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医疗下乡”。
如今广东推动的“医疗下乡”所对应的时代背景显然发生了变化,为何要组织医务人员去基层工作,他们所担负的使命又是什么?
医疗服务领域如今被提及最多的是“看病难”问题,患者希望获得最好的治疗,于是城市大医院往往人满为患,“排队两小时,看病两分钟”。在有关解决此问题的诸多讨论中,常常会提到医疗服务均等化,即通过建设更多水平、质量相近的医院,从而分散就诊人群、缓解大医院压力。这个解决策略很有现实针对性,但因为没有明确城乡之间的差异,所以显得有些抽象。
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必然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将城市集中的医疗资源向小医院、社区医院分散,另一方面就是城市的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相对城市,“看病难”的问题在基层其实更严重,由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基层民众要获得相对优质的医疗服务,往往必须长途跋涉。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基层面临的医疗资源匮乏问题容易被忽视,大概只有医疗系统内部的人尤其是基层医疗工作人员对此才感受深刻。
患者愿意去哪里就医,背后是由资源主导的。今天广东推动“医疗下乡”目的就是要在城乡之间实现医疗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当然,现实地说,这里的均等化并不是完全忽略掉城乡差异,而是通过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转移,弥补基层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
这样一个让人振奋的行动,因为其现实意义而吸引了足够的关注,接下来的问题就在于落地。
从媒体报道的内容看,政策涉及多个层面。人才方面,将通过多个层次推进基层医疗人才储备,其中包括三甲医院下沉支援一批,如何保证此类政策的持续性,如何激励优秀的医务人员去基层工作,可能需要作出细致且周密的安排。另外,人跟着资源走,而医务人员则是跟着医疗资源走,因此,医务人员向基层流动的同时,政策强调基层医疗硬件设施的建设。报道提及,广东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弱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多达14个县(市)域内住院率低于70%。一定程度上说,基层医疗硬件设施是否全面改善将决定“医疗下乡”的成败,若没有硬件设施的支持,即便有优秀医务人员的服务,基层民众仍将面临“治病难”的问题,城乡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能仅将目光聚集在医务人员身上,而必须是硬件和软件即医疗资源全面同步均等化。
与人才储备和硬件建设相配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段宇飞还表示,今后将提高边远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岗位津贴。(原标题:补齐基层医疗短板需要“软硬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