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数据来看,在此前持续长达10多年的大宗商品上涨周期中,拉美经济确实有所增长,但这一时期的强势增长并未令基础设施发展受惠,拉美地区也错失了一个良机。与此同时,自2014年中起,国际市场价格的回落对该地区经济活力造成了巨大冲击,并使其暴露脆弱性。随之而来的货币贬值并不足以提升制成品的竞争力,还令贸易余额恶化。
一系列不利于企业运营的因素曾令该地区状况雪上加霜,比如劳工法、高税收、教育落后等。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ECLAC)曾估计,该地区在2012至2020年间需要将年均6.2%的GDP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但目前地区内主要经济体的相关投资率尚未超过GDP的3%。
不过,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拉美地区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与世界上其他地区一样,拉美地区的电力供应高度依赖水电和火力发电,但近年来,这一情况开始有所变化。以智利为例,该国政府设立的目标是到2025年,20%的电能来自非烃类可再生能源,其发电成本预计最终可比目前降低1/3。与此同时,阿根廷的可再生能源前景也十分光明,该国已启动一项可再生能源竞拍项目。在去年的头两次投标中,已拍出59个项目,总值4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公共支出面临压力,因而拉美地区内的公私合营正取得优势。不过,要提振私人投资,仍需解决许多问题,比如缺乏透明度、条件吸引力不足,以及资金来源受限等。为此,科法斯建议,首先,要拓展针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金融工具,解决缺乏支持私人投资的融资机制问题;其次,需要引入新的潜在投资者,以便刺激竞标中的互相竞争;再次,决策者需要设置更有吸引力的条件,以及清晰的监管框架,这将有助于提升私人投资者的兴趣;最后,改善透明度、内部规则以及合规性。
尽管面对诸多不利因素,但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萎缩后,拉美经济在今年终于表现出了复苏迹象,巴西和阿根廷等主要经济体有望重新实现经济增长,拉美经济发展也正在重回正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显示,拉美经济将在2017年摆脱负增长,全年经济增长率在1.1%左右。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能被忽略,那就是中国的拉动力量。过去十年间,中国已经从拉美国家和地区最小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变为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之一。根据ECLAC的数据,对于不少南美国家来说,中国已经是第一大或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国;而对几乎所有拉美国家来说,中国都是排名前三的进口来源国。(原标题:受益于大宗涨价拉美经济有所复苏 基础设施仍是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