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已然成为了毕志飞的心魔。他的那部因为史诗般的差评而广为人知的电影,从上映至今已经过去半年有余。
如今,他又一次对豆瓣发起了进攻,理由不过还是因为那个网站给自己的电影打出了低分,而经他演绎与揣度,这低分背后是一系列涉及地缘政治与经济战争的宏大阴谋,自己则意外成为了这个阴谋中最著名的受害者。
真的不知道到底该如何评价和面对毕志飞,很多媒体采访过他,包括我本人也曾安排记者和他进行过深入的交谈。从反馈回来的消息看,他或许真的认为自己拍摄了一部杰作,而在自己正准备享受赞誉的当口却莫名遭遇了截然相反的狙击。
姑且不论毕志飞先生的心理状况,我们借由他此次对豆瓣的发难,再聊聊关于电影评分和豆瓣的话题。因为毕志飞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一两年来,在中国电影圈的边缘地带出现了一股极其无赖的风气——找豆瓣碰瓷。
一旦自己的电影票房不佳,被观众批评,他们一定会将矛头指向豆瓣;更糟糕的是,这些人并非理性探讨自己作品的优劣,观众口味的好恶,或者豆瓣的算法技术是否合理,而是以一种政治运动的口吻和攻击模式对豆瓣大加讨伐。
毕志飞只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这种发难绝不是第一次,也应该不会是最后一次。在此之前,一些电影片方直指豆瓣和影评人搞垮中国电影,之后,因为逻辑实在漏洞百出,而不得不迅速偃旗息鼓,但借尸还魂的事终究还要发生。
豆瓣到底做了什么?
它没接受片方的“合作”,努力用算法阻挡水军,按照用户活跃度等多项条件配比ID权重,也就是说,它尽全力完成着一个评分平台的本分,诚实地反映了普通观众对一部作品的评价。
正是因为它的这份透明和诚实,使得它在各种评分平台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在强调社交粘性和爆款产品频出的时代中,仍然被青睐和信任,而也正是因为这种不与片方“合作”的态度,让那些习惯于买通和运作的人们感到出离愤怒。
在我们的文化中,你好我好的和稀泥被认为是识时务,而坚持原则和正直,有时却要付出代价。做错事的人无需受罚,而指出他做错事的人却要背负罪名。这一点最令人心寒。
众所周知,无论电影、电视剧抑或书籍,几乎所有文化精神产品在豆瓣的评分都被媒体广泛引用;某种程度上说,相较而言,豆瓣的评分已经成为了国内唯一值得公众信赖的出处。
那到底是什么人如此急迫地想要干掉一个说真话的平台?在这个娱乐至死,一段车库蹦迪都能火上天际的狂欢时代里,以“精神角落”自居,甘愿安之若素、安静存在的豆瓣到底是谁的眼中钉?
憎恨豆瓣的人有很多种,除了毕导这种长线追击的人之外,还有些人把碰瓷豆瓣当成了一种阶段性的营销策略,那几乎是他们的电影唯一可以有机会被媒体和大众关注到的爆点,即便转瞬即逝。
这么说吧,所有不想认真拍电影,只想利用电影的那些人,都真的想干掉豆瓣,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想干掉的也并不是某一个网站,而是一切能够戳穿他们的媒介、平台和个人。
当他们发现直接的买通和间接的水军都无法获得自己满意的结果,那么拉大旗作虎皮用一些诸如政治阴谋、经济战争之类的说辞进行攻击就并不难理解了。
不得不承认,囿于特殊的现实原因,有时把一件圈子内的、极其微小的、完全个体化的事情扯上民族大义、社会稳定、国家产业布局之类的外衣,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有些人拍出好电影的能力不够,但把水搅浑的本事浑然天成。
在这些人诡异的逻辑与叙述中,总能看见一条阴魂不散的指摘——豆瓣惯于贬抑国产电影,而赞赏国外电影。以此想暗示它的阴险。理性探讨没有问题,哪怕以偏概全地表达自己的经验和不准确的观点也可以被接受,但睁着眼睛说瞎话就不好了。
豆瓣有一个著名的片单TOP250,这些高分佳作中,盘踞第二名的是《霸王别姬》评分9.5,再往后,《鬼子来了》9.2,《活着》9.1……好,不提这些20年前的旧作,看看当下的新片,《心迷宫》8.6,《红海行动》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