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论股市最新消息,她最近发出一篇文章探讨2019年是否出拐点。她的观点如下:
首先,跟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时期相比,中国居民杠杆率总体上还处于安全水平。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的时候,居民杠杆率达到92%。相比之下,2017年,中国居民总杠杆率才49%。
其次,新房名义市值占居民最大购买力比例通常高于80%。我们的这个指标才46%,远低于60%的下跌线,更低于80%的崩盘线,按历史平均数据估计,至少到2025年是安全的。
另外,在文中她提到,当居民部门利息保障倍数高于1.5倍时,房价基本不会大跌。中国是8.1,远高于1.5的临界值。所以按照当前信贷增速估计,至少到2025年,房价大趋势不会出现拐点。
无论是杠杆率、居民利息保障倍数,还是新房名义市值占居民最大购买力比例,中国楼市到2019年房价长期拐点不会出现。
点评:如果拐点是根据这些数据得出,那么要预测房价可就太简单了。可惜中国的房价往往是反经济学的。
2、广州二手成交量创33个月新低
根据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数据,2018年11月广州全市二手住宅签约量,刷新近33个月以来的最低记录!此外二手签约价也进一步下行,目前广州二手盘源去化缓慢,业主降价让利以促成交易已成普遍现象。
点评:刚需族可以开始留意好的房源了,说不定能买到不错的房子,投资客还是要观望。
3、此轮房地产大裁员与以往比更加不同寻常
地产寒冬已经来临,地产大裁员也频现各大媒体首页。这一轮地产大裁员不是史上第一次,但它跟过去相比,更加不同寻常。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公司裁撤的是业务支持性岗位,以虚职更多,很少涉及主体业务部门。这是一种被动应对大势的收缩。
到2013—2014年,开发商们第一次向设计、营销、投资等业务部门动刀,开始减员增效。
而当前这一轮房地产裁员与调整,和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更像是前两年地产空前大繁荣下的收缩,是部分房企战略溃败的产物,也是企业大刹车时的甩包袱,这足以将很多地产从业者打回原形。
点评:房地产周期低谷,大部分从业者都能感受到寒风习习,不可能永远都面对着似锦繁花。
4、11月北京土地出让金居全国之首
中指院相关数据表明,11月北京土地出让金达到432.9亿元,位居全国之首。而北京10月的土地出让金仅79.5亿元,本月该项指数暴增444.53%。
在11月26日,北京集中释放12宗土地,超过30家房企参与竞价,最终成交价总价超过316亿元,最高溢价率近50%。
点评:房子就是商品,涨价时大家都争着种菜,菜多了就跌价。不过北京已经进入了存量房时代,好位置的新房价格难跌。
5、房企出现融资成本高,负债率上升,去房地产化
(1)房企融资成本上升
今年前三个季度,集合信托市场上房地产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为7.71%、7.88%和8.07%。进入四季度,截至11月15日,房地产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已达到8.41%。地产信托融资成本稳步上升。
目前房企有60%的融资需求通过信托完成,融资利率区间跨度为4.5%-9%,有的中小房企超过10%。拿到低于6%的信托融资成本的企业很少。
2017年房企国内平均融资成本约为8%-9%左右,2018年国内平均融资成本大概已经超过12%。
据悉,2018年,恒大部分项目融资成本达到年化利率18%,为了抓紧回款,很多头部地产商如碧桂园、万科、恒大都曾要求,团队拿到项目后6个-8个月开盘,开盘必须卖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