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信达”)4月遭遇诸多不顺。4月5日,信达发布公告称,子公司信达投资等与一家名为庄胜的房地产公司( 简称“庄胜公司”)产生纠纷,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二审做出判决,要求信达投资10日内支付违约金1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称,信达北京分公司为庄胜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债权人,在庄胜公司陷入债务危机后,信达意对其的进行债务重组,关联公司信达投资介入。三方约定合作开发庄胜公司位于北京“黄金”地段的宣武门约7万余平方米的房地产项目。为了开发该地块,信达投资先出资设立项目公司“信达置业”。根据和庄胜公司的约定,信达投资要保证庄胜在项目公司信达置业有权参股20%。
然而,信达投资低价转让了该公司持有的信达置业100%股权。庄胜公司对信达投资转让信达置业的股权表示反对,称这“说明信达投资的兴趣仅在于通过转让项目牟取利润,而无意按照信达的宗旨和相关协议的约定继续投入资金做好实际开发工作,是公开的和明示的单方撕毁双方达成及参与的相关系列协议的表示”。
四川博超律师事务所主任余嘉勉表示,在双方签订有附加条件的合同后,信达直接出售合资公司股权属于违约,如果信达先通过诉讼以合理时间内对方未履行合约为由解除合同,再转让相关股权,效果会好很多。
不过,信达在房地产方面的动作可谓“吸引眼球”,子公司信达地产在过去两年将多块“地王”收入囊中。以拿下上海宝山某块地的价格为例,溢价率高达303%,背后的支持者则指向信达。分析指出,在中央去杠杆和各地呼之欲出的限购暗流中,信达地产为解套地王的几率有多大?其是否能够达到信达配置资产的需求?一切都是未知数。
此外,银监会在今年4月10日公布了25项行政处罚信息,其中13项都是对信达及其分公司、个人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违规事由包括违规收购个人贷款、收购金融机构非不良资产、收购不良资产未按规定通知债务人、为同业投资行为违规提供隐性担保、分公司存在管理不尽职导致风险发生、收购虚构债权等,总计罚款380万元。
分析认为,罚单仍透视出信达在近年来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中国信达的“盘子”越做越大,几乎要实现金融牌照“大满贯”,转变成为综合性的资产管理公司,不过这也意味着风险的增加以及要面临的来自管理、人员等各方面的挑战。
针对上述事件,庄胜公司反对并未阻止信达投资的股权转让,信达投资执意要转让信达置业的股权,放弃开发黄金地块,以挂牌的底价,拱手相让了到手的一大块“肥肉”,原因究竟是什么?
数据显示,2016年,信达不良资产产生的收入同比下降了1.1%,其中应收款项类不良债权资产收入同比减少17.7%至2016年的155.39亿元。那么,今年信达在业务布局方面会有哪些动作?
中国经济网致电信达总部电话,电话无人接听。
执意转让股权信达投资被判决支付庄胜公司违约金10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10月9日,庄胜公司与信达投资、信达北分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书》。信达投资拟受让庄胜公司位于宣武门附近的A-G七个地块的开发项目并进行投资建设,庄胜公司完成相关手续后将其过户或更名至信达投资指定的项目公司名下。信达北分作为庄胜公司的债权人,同意对庄胜公司的债务进行重组。
据悉,该A-G地块确实是一块巨大的“肥肉”,位于北京土地极为稀缺的长安街附近,面积为7.1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总面积39.6万平方米,地上建筑29.6万平方米。信达投资介入时,庄胜公司尚欠土地出让金4亿元,还有8000多平米约362户没有拆迁。
在盘活该“烂尾楼”项目,帮助庄胜公司走出困境的方案中,信达和庄胜双方约定,该项目以在建工程转让的模式实现对目标项目的转让。当时转让的单价以1.1万元/平方米确定,暂按29.6万平方米计算转让总价款,为人民币32.58亿元。
在扫清了该地块开发的“障碍”后,信达投资于2009年10月20日全资设立了信达置业作为前面《框架协议》项下的项目公司。庄胜公司有权参股信达置业,参股比例为20%。同时约定,庄胜公司参股项目公司之前,项目公司应为信达投资的全资附属子公司。
2010年7月28日,庄胜公司作为甲方,信达投资、信达置业作为乙方,信达北分作为丙方,签订《框架协议书补充协议(三)》。三方一致同意解决因此前中行湖南分行起诉造成的强制执行问题,三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共同向执行法院提出将目标地块抵偿给项目公司——信达置业。
此后,法院根据三方的执行和解协议,裁定将庄胜二期住宅项目A-G共七个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以27.3亿元抵给信达置业。同时,该地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过户给信达置业。
2012年8月27日,信达投资向庄胜公司发出《关于转让信达置业部分股权的征询意见函》,表示该公司将挂牌转让信达置业的股份,并且明确受让方庄胜公司以1亿元持有信达置业20%的股权,股权变更的审批和登记手续正在办理过程中,受让方应配合办理上述审批和登记手续。
庄胜公司对信达投资转让信达置业的股权表示反对,称这“说明信达投资的兴趣仅在于通过转让项目牟取利润,而无意按照信达的宗旨和相关协议的约定继续投入资金做好实际开发工作,是公开的和明示的单方撕毁双方达成及参与的相关系列协议的表示”。
然而,尽管庄胜方面表示反对,信达投资还是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转让了该公司持有的信达置业100%股权。庄胜公司表示,信达投资此时执意转让股权,只能被理解为用行动表示贵公司不再履行合作协议的明确约定,构成严重的恶意违约行为。
根据信达2017年4月5日公告,经过两年多的审理,最高院最终推翻了一审判决,解除庄胜公司与信达投资、信达北分、信达置业等公司签订的框架协议和补充协议。信达投资支付庄胜公司违约金10亿元,信达置业承担连带责任。庄胜公司返还信达投资合同款22.1亿元及拆迁款5.3亿元。信达表示,该判决带来的实际影响较小,正在聘请法律顾问申请再审。
业内人士分析,在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中,涉及到房地产项目都比较复杂。如果不是通过拍卖等方式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完全、洁净转让,而是通过项目公司这样的方式实现转让,确实有一定的风险隐患。比如,在这起纠纷中,信达投资为了获得这块土地的开发权,承诺给予庄胜公司在项目公司信达置业有20%的入股权,并且还在合同中约定了高达10亿元的违约金,给后续的转让信达置业股权埋下了“地雷”。
信达独揽银监会今年前13张罚单
4月10日,据中国银监会官网公布的2017年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信达及北京市、吉林省、陕西省、青海省等四家分公司共领13张罚单。违规事由包括违规收购个人贷款、收购金融机构非不良资产、收购不良资产未按规定通知债务人、为同业投资行为违规提供隐性担保、分公司存在管理不尽职导致风险发生、收购虚构债权等,总计罚款380万元。
据《北京商报》报道,信达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些罚单都是2015年银监会检查时开出的,因为信息披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近期才公开,且公司在2016年已经提出了相应整改措施。
但罚单仍透视出信达在近年来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股改后的这些年,在保持不良资产经营作为核心板块的同时,信达的“盘子”也越做越大。据该集团上月末披露的2016年年报显示,信达在内地和香港已拥有9家从事资产管理和金融服务业务的平台子公司,包括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金谷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信达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达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信达(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和中润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信达几乎要实现金融牌照“大满贯”,转变成为综合性的资产管理公司,不过这也意味着风险的增加以及要面临的来自管理、人员等各方面的挑战。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刘澄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收购这么多金融机构,应该说对管理层和公司经营发展战略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管理层要对各个领域进行熟悉,能不能适应还要看公司转变机制的过程。
“从业务层面来看,很多资管公司都不满足于只做银行资产,也是扩大到信托、证券、期货等领域,且由原来的政策性收购,慢慢变成一种商业性往来。这对公司管理层的经验、人员安排、业务风控等也都是考验。”刘澄说道。
频造“地王” 幕后终极布控者为信达?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从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的整整一年时间,信达地产从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和合肥5个城市取得7个地王,累计付出了352亿元代价。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信达地产高价拿地背后,一方面由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土地资源稀缺,大量资金聚集必然会进一步推高土地价格,信达看好这一区域未来市场走势;另一方面他判断,高价拿地最后未必会使用,也有可能在恰当的时机套利。
另外,信达地产所猎取的7个地王项目全部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而这两个地区也是中国信达不良资产主要聚集地。房地产评论人黄立冲认为,在这些地区拿下地王,间接也提升其土地和物业等不良资产的市值。
然而,在中央去杠杆和各地呼之欲出的限购暗流中,信达地产为解套地王的几率有多大?其是否能够达到信达配置资产的需求?一切都是未知数。
《北京商报》报道表示,信达地产出手十分阔绰,以拿下上海宝山某块地的价格为例,溢价率高达惊人的303%,背后的支持者则指向母公司中国信达。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在业内,信达地产“公开炒地”已经出了名。信达地产借助母公司的品牌和资源,通过参与设立基金进行股、债权投资或吸引合作对象,其中不少基金的优先级认购人都是信达。
在信达的年报中也提及,截至2016年12月31日,信达集团已合计发起设立137只由本集团的子公司担任普通合伙人(或管理人)并管理第三方资金的私募基金。
知情人士认为,搞来搞去其实都在一条产业链上,幕后终极布控者就是信达。子公司间也相互炒作,有配合的空间,使得流入楼市的资金被加出杠杆。
2016年信达不良资产收入同比下滑1.1%
据报道,信达发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末,集团合并总资产突破1万亿元,达11,74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4.5%;实现收入总额916.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净利润155.12亿元,同比增长10.6%。
公告显示,2016年,信达不良资产收入同比下滑1.1%;不良债权资产公允价值同比增长29.3%,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抓住市场机遇,不断创新资产推介,加快资产处置进度。此外,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长32.8%。
信达总裁助理梁强介绍,2016年中国信达加大资本工具创新力度,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首次在境内成功发行100亿元人民币二级资本补充债券,在境外成功发行32亿美元优先股,成功完成61亿港币H股定向增发等。
对于收入的下降,《北京商报》援引信达方面观点称,主要是由于受宏观经济周期及公司主动调整应收款项类不良资产债权资产业务结构和风险偏好等因素的影响,月均年化收益率由2015年的11.7%下降至2016年的9.9%。此外,去年该类资产的投放相对集中于下半年,全年月均生息资产余额较上年有所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信达在不断调整资产结构的过程中,也抛弃了一些“拖后腿”的子公司。2016年公司完成了南商银行的交割和整合,实现了西安银行股权的成功转让,顺利退出信达财险控股权(转让41%股权)。今年中国信达还大手笔加码幸福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