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笔者出席一个大型金融论坛,谈及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及优势,对香港缺乏创新能力的发展瓶颈问题加以强调,这是笔者在金融市场工作25年的观察。故此,全方位的市场改革及创新实在刻不容缓。上周五,香港交易所终于宣布了市场改革咨询计划,当中除了收紧主板及创业板的上市要求之外,港交所更提出设立一个包含两个板块的创新板(创新初板、创新主板),非常明显是希望强化香港作为中国国际融资中心的地位。
香港交易所在未来有可能出现四个不同的上市板块,创新初板及创新主板的建议允许企业在香港作第二上市,主要是希望吸引内地科技企业回流香港,内容的确颇为创新,而且日后同股不同权,以及一些采用特殊企业结构的企业,也可以到香港上市,显而易见是希望吸引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内地科技股回归香港。另建创新主板及初板将能较顺畅地吸引运作成熟的超大型科技企业到香港上市。一系列计划能否通过,估计还是需要看特区政府的监管机构的取态,以及市场咨询的结论。
仔细分析,创新初板首次上市规定比较宽松,只开放给专业投资者。此板不设立业务记录或最低财务要求,不需要提供相同的股东保障水平,容许不同投票权架构,内地上市企业亦可来港可进行第二上市不受限制。但上市时市值最少达到2亿港元,要最少100名投资者。创新主板首次上市规定比较严谨,申请上市公司要符合盈利测试、市值/收入/现金流测试,或市值/收入测试,这三项财务资格标准其中一项规定。此板同时开放给散户和专业投资者,若已经在纽约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来香港上市,可以豁免提供相同的股东保障水平。而内地上市企业来港进行第二上市同样不受限制,当中,容许不同投票权架构,但需要最少300名投资者。
参考统计,去年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约68%实际上是亏损的。创新板的推出反映出创业板面临的问题,交易所已不想再押注在创业板,估计创业板自身的价值将会有所下降。回想过往,设立创业板的初衷原本是希望孵化出成功的增长型股票,但当初在细节条文上看似过于弹性,当时没人知道影响会是什么,20年后问题终于出现了。
参考最新的咨询文件,改革明显要纠正相关的错误,创业板申请人预期最低市值要求和现金流规定都有所提高。主板申请人预期最低市值要求拟提高一倍多,至5亿港元。创业板控股股东的上市后禁售期由一年延长至两年,所有创业板IPO须包括公开发售,占比不少于总发行量的10%。的确,强制公开发行将扩大股东基础,并有助于降低上市后的股价波动,不会出现股份突然抽升数十倍的畸形现象。过去几年,香港新股市场的确出现很多异象,一大堆不应该上市的企业竟然成功顺利上市,股价更疯狂飙升,与此同时,亦有一大堆超小型不知名的保荐人蜂拥出现,扰乱市场秩序,打破市场的自律规则,一切正不断蚕食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信誉。
在国际投资者眼中,在香港上市的细价股及小盘股绝大部分价格震荡、成交量低、存在所谓的壳股等等问题。透过新股改革,某种程度上有望扫走妖股。与此同时,香港成立创新板,亦有望与深圳竞争作为内地的创新融资中心,巩固香港国际资本市场的角色,值得期待。不过,笔者估计改革落实需要时间,参考以往推出创业板的安排,咨询期需要数月,细节条文的推出将会是在2018年,真的要落实也会是2019年之后的事情,故此,创新初板及创新主板的推出时间,最快也可能是在2019年、甚至是2020年。而主板及创业板条例的收紧最快也只能在明年才能成事。在一片改革声音中,不能否认的是,未来的创新初板及创新主板的设立亦将引起关注企业管治的问题,对监管机构及投资者而言,将会是极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