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全球 / 美股 港股 / 外汇 / 期货 / 黄金 > 香港回归:公募的香港子公司成内地资金出海的“桥头堡”

香港回归:公募的香港子公司成内地资金出海的“桥头堡”

2017-06-27 10: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财经365讯,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0周年的日子。20年间,香港已成为内地资金海外配置资产的最主要渠道。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寻访这些公募基金公司,可以从它们迥异的投资轨迹中看出相似的热诚,也折射出香港与内地的血肉联系。对公募基金而言,这里既孕育了一场掘金梦,又背负了市场对其投资价值和能力的持续考验。

  剑指“狮子山下”

  内地公募业务全面对资管机构开放时,基金公司看到了布局香港市场对加速“出海”的意义,“赴港产子”渐成潮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1家基金公司在香港设立子公司。

  百亿规模香港基金子公司的横空出世,是这波骤然而至的港股行情下资金剑指“狮子山下”的典型写照。

  钟先生是一家大型公募公司国际业务部负责人。2015年他刚刚从深圳调任上海担任负责人,短短一年多时间后,再度接到调令。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香港。“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今年公司国际业务包括香港子公司的重点在于加大离岸产品布局,债券类、权益类都有,同时兼具公募私募产品。”据其介绍,当前拓展国际业务已成为趋势,多家基金都在加速布局香港子公司以及更多海外市场子公司的业务。

  钟先生透露,在获取成功经验后,公司将在美国、卢森堡、爱尔兰和开曼群岛等地设立基金产品。今年仍将继续扩展,产品也更加多元,包括全球债券类、多空对冲类、高分红策略等品种,尤其是渠道比较欢迎的以美元计价的投资产品。

  为了促进RQFII、QDII业务的发展,2008年5月,证监会就提出允许基金公司到香港设立分公司、办事处、子公司等,以从事资产类相关的业务。此项政策一经放开,基金赴港设立的公司如雨后春笋。其中,以南方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博客,微博)为首的大型基金公司率先设立了香港子公司。

  据一些公司透露,在香港设立子公司,主要目的是通过香港布局全球债、股权等产品。随着全球化配置需求不断提升,公募机构的离岸产品已经成为一块非常大的另类需求。

  据多家接受采访的基金公司表示,在香港市场发行离岸产品是今年一个主要的战略方向,而目前最为偏重的是债券类产品。内地资金走出去,多数配置的还是债券类稳健品种,海外优质债券收益率在3%至5%,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综合已经涉足这类业务人士的观点,相比其他境外机构,公募基金香港子公司这类具有中资背景的机构,对内地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客户的吸引力更大。一方面是因为沟通起来更为顺畅,能直接和基金经理交流;另一方面是已有部分产品取得不错的业绩,受到市场认可。

  伴随资本“互联互通”加速,全球化配置已经成为大趋势,未来几年都是“风口”,各大基金香港子公司还会在这一领域积极布局。

  内地资金“出海”的桥头堡

  在资产管理行业进入全球配置时代的当下,香港市场作为内地资金“走出去”的第一站,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投资界的金科玉律。从获取收益的角度来看,境外市场广阔,部分市场成长性更高;从分散风险角度来看,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境外市场来进行资产配置,以分散单一市场的风险。尤其自2007年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之后,全球化投资理念已经为投资者所认知。

  沪上某基金公司海外投资部负责人指出,港股市场是内地资金海外配置练手的最佳场所。从文化环境来看,港股天然与A股亲近,这是任何一个境外市场都做不到的;从分散风险角度来看,港股市场的衍生工具几乎囊括全球所有最先进的工具,而且众多国际化公司选择在此上市,投资者可以通过这片离自己最近的“蓝海”,把触角伸向全球。

  回顾历史征程,尽管屡遭波折,公募基金“出海”步伐从2010年以来持续加快,创新空间也日益拓宽。英国Skandia基金负责人指出,目前内地基金的海外创新没有什么规律,还谈不上构建、完善产品线,但公募基金境外产品种类和投资资产类别确实更加丰富了。

  在采访中,不少公募资深人士谈到,目前仍有不少困难,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投资理念,都可能会对收益造成偏离。“一到两年内要突破目前的瓶颈,可能会存在许多困难。但长远来看,资金越来越多地投向海外是一个必然趋势。”上述基金公司海外部分负责人认为。

  作为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公募的一举一动都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一位资深港股投资大佬这样评价港股市场对内地资金的意义:毋庸置疑,公募基金的快速成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全球化加速。香港犹如内地资金国际化航行中的一座灯塔。关键是看在接下来的五年、十年中,公募基金能否根据国际化市场运行规律进行行之有效的创新,推出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产品。

  无论出海掘金的公募基金能否载誉归来,香港是它们走向海外的桥头堡,同样也是一个避风港。带着成长的伤痛,这些公募正期待自己的下一个20年。

  在港子公司如何自证价值?

  看到港股市场巨大的红利后,目前已有20多家公司“在港产子”,但“产子容易养子难”。这些在港的子公司,如何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呢?

  公募中在港第一批设立子公司的博时国际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在香港市场上,我们其实是在创业。”

  在港设立子公司的公募基金在内地的规模排名基本上都能进入前三分之一。然而,这样一批内地大中型基金公司进入香港市场,却犹如小舢板被推入茫茫大海,一切都要靠自己。

  初入港股,横亘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障碍就是银行渠道完全被垄断。走在香港最长的街道——弥敦道上,满眼都是恒生、汇丰及渣打的取款机,这足以证明这些品牌的影响力和垄断能力。有公募基金香港子公司人员对记者透露,香港居民只有七八百万,大行在港运营多年,已基本垄断了个人投资市场,四大银行汇丰、渣打、花旗、中行掌握的零售客户占比可能超过80%。

  “在境外市场上,内资行渠道销售的产品往往无人问津。”渣打银行一名专门负责卖基金的工作人员对记者称。不仅如此,许多公募基金香港子公司深切感受到这种渠道的建设更难。一名今年6月底刚刚调任香港子公司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你不可能找到一家银行可以帮你在全球卖基金,盈利根本覆盖不了成本。”银行对公募管理费的分成不仅在内地市场存在,全球情况都是如此。在香港,银行渠道至少要拿走管理费的80%,所以公募产品很难做,盈利并不简单。

  尽管起步艰难,公募基金的目标是明确的:QFII、RQFII和香港本地业务,是内地基金公司在香港力拓的三大主要业务。多家基金的香港子公司对记者表示,薄利已经成为公募在港股发行产品的常态,但始于2012年的RQFII-ETF却是例外,只要看到赚钱效应就等于看到了希望。同样是公募基金,因为RQFII-ETF发售不靠银行,而是靠券商,管理费基本上都由基金公司实收,这也是RQFII-ETF成为公募基金香港子公司最赚钱产品的原因之一。

  相较而言,内地公募在香港更容易开展的是私募业务,客户以机构为主。博时基金内部人士指出,机构业务就是一对一的合同,只要你接受我的策略,就可以签订合同,成本比较低。从进入市场的初期安排来看,做机构业务应该是最佳的方法。博时国际从前两年开始,国际业务就主要做机构。

  这些步入香港的公募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港股市场无论规则怎么变化,对于内地公司更多的是机会。未来公募需要通过资产多元化配置能力向别人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理财专家。一旦迈过这个门槛,天地就广阔了。

  另一条便捷途径

  如果说成立香港子公司是公募基金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环节,那么QDII、沪港深等基金的发展壮大,则为内地投资者进行海外投资提供了另一条便捷通道。

  2007年之前,一江之隔的香港股市还与大部分内地投资者无缘。在缺乏正规途径的情况下,只有少数“敢于吃螃蟹者”通过多种渠道和私人途径投资港股。

  2007年,A股正沐浴在牛市春风中,市场流动性泛滥。为缓解境内过剩资金,监管层政策频出,先是在2007年5月10日允许银行QDII将50%以下的资产直投境外股票,后在6月20日全面放行基金、券商QDII。

  一则开通“港股直通车”的重磅消息,更是将港股直接推到了内地投资者面前。当年8月,国家外管局公布《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拟在天津试点推出内地个人直接投资港股业务。消息令内地和香港投资者陷入狂热,不少内地投资者涌到天津开户,香港散户更憧憬“北水”可无限制投资港股,许多人不惜奋身一博满仓买入。在诸多利好消息刺激下,港股在3个月内日日暴升,几乎每天的成交额都超过千亿元,恒指3个月大涨1万点,于10月30日创下历史高位31958点。

  公募基金的首批QDII也应运而生。2007年9月,南方基金旗下的南方全球配置高调“出海”。随后,华夏基金、嘉实基金、上投摩根的QDII纷纷登场,同样备受市场热捧。

  彼时的A股市场如“烈火烹油”,部分嗅觉敏锐的投资者意识到A股可能已被高估,他们开始将目光转移到正逐渐向内地开放的港股市场。据炒股多年的老股民张先生回忆:“正逢国家宣布要在天津搞直通车试点,我便开始关心港股市场,对相比A股要便宜很多的港股进行研究。”

  2007年11月,港股直通车因为风险控制等因素被无限期推迟,恒生指数在11月5日暴跌1526点,创下单日最大跌幅。此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全球股市进入暴跌模式,而港股自然也不能幸免。因为没有涨跌幅限制,且受限于流动性差等原因,港股在下跌时幅度也远远大于A股。

  “当时我满仓买进的一只股票平均成本才1.6港元,以为已经够便宜了,没想到在金融危机中竟跌到了0.4港元,市值缩水了75%。”张先生说。据他回忆,不少此前买入“仙股”的投资者更是赔得血本无归。

  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境遇同样惨淡。四大基金公司发行的QDII在国际市场的惊涛骇浪中相继跌破单位净值,深深打击了投资者对QDII基金的信心。QDII在很长时间内,甚至是公募深度回避的话题。

  首批出海资金虽铩羽而归,但这仅是内地投资者向港股市场进军的一次尝鲜。两地市场“互联互通”的脚步并未因出师不利而停止。

  2010年后,第二代QDII基金再次扬帆起航。基金公司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充分吸取了第一代QDII的经验教训,对投资方式和投资标的作出了很多变化。在随后的数年时间里,QDII基金从停滞不前到创新不断,产品差异化、个性化明显,随着海外投资经验的日趋丰富, QDII基金从品种单一过渡到百花齐放。

  2014年11月和2016年12月,沪港通、深港通相继通车,“北冷南热”的市场格局下,南下资金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入港股市场。在赚钱效应带动下,就连熊市深套在QDII中的资深基民也开始重新抢购相关产品。一位长期浸淫在市场中的投资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年前买入的一只QDII如今净值还只有申购时的一半,不过去年买入的一只港股QDII收益不错。现在选择QDII主要是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未来多元化将成为主流趋势。”

  更多的基金公司则瞄准了沪港深基金这块大蛋糕。2016年四季度以来,沪港深基金的发行与成立进入密集期,资产管理规模快速扩张。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公募基金好似一艘舰艇,承载着中小投资者的出海愿望,游弋在全球市场中。(原标题:21家公募设香港子公司 成内地资金出海的“桥头堡”

免责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财经365”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