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全球 / 美股 港股 / 外汇 / 期货 / 黄金 > 国企成港资家族企业“接盘侠” 港股上市公司私有化持续增加

国企成港资家族企业“接盘侠” 港股上市公司私有化持续增加

2017-07-26 21:2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卢穗诚预测,今年下半年香港上市公司的私有化案例将继续增加,“主要由于不少企业的股价长期低迷,同时,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愿意为此类交易提供资金支持,因此不少大股东愿意对上市公司进行私有化。”

  近年来,一些香港家族企业纷纷卖盘给内地国有企业。

  7月9日,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以492.31亿港元的总价收购香港前特首董建华家族旗下的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交易达成的原因在于同业并购有助抵抗市场竞争,同时买方愿意保留在香港的原有管理人员和品牌。”瑞银投资银行亚洲并购部主管董事总经理卢穗诚对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

  据悉,收购完成后,中远海运将会保留东方海外在香港的总部,其位于全球的机构和网络维持不变,并继续沿用东方海外的品牌,及保持其上市地位。同时,24个月内维持东方海外员工的薪酬、福利不变。

  “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参与香港市场,不少香港本地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在经营前景不甚乐观的情况下,一些本地企业有意愿将公司出售给内地同行,尤其是国有企业,如香港不少本地银行如创兴、永隆等近年先后卖盘予内地国有大行。作为同行,企业相互之间较了解,同时内地国企倾向于保留原有管理层,保持香港上市地位,这对于本地家族企业很有意义。”卢穗诚坦言。

  2008年,永隆银行以2.9倍市净率的估值由招商银行收入囊中,这笔交易一度掀起了香港家族银行业的骚动。沉寂5年后,2013年两家香港家族银行再度“火速”易手,越秀集团并购创兴、永亨银行则卖盘予华侨银行。

  东亚银行主席兼行政总裁李国宝曾公开表示,香港传统的家族银行越来越少是大势所趋,由于银行业整体监管趋严,而港资家族银行无论在渠道或背景上都很难与中资大行匹敌。

  私有化案例增加

  由于港股市场持续低迷,交投清淡,一些港股上市企业毅然选择私有化。

  卢穗诚透露,以今年上半年为例,瑞银就参与了四宗香港上市公司的私有化交易,包括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郑裕彤家族继去年私有化新世界中国后,于上月初以要约价每股2港元向新世界百货(00825.HK)股东提出私有化方案,溢价接近50%。

  新世界百货的退市与其长期低迷的股价相关,6月5日停牌之前,公司股价仅为1.33港元,相比2007年上市当日每股5.8港元的股价大幅下挫77%。

  4月28日,一代“鞋王”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宣布,由高瓴资本集团、鼎晖投资以及百丽执行董事于武和盛放组成的财团,以每股6.3港元协议收购百丽所有已发行股份。这意味着百丽将以估值约为531.35亿港元从港交所退市,从而创下港股历年来上市公司私有化交易的最高金额。

  百丽首席执行官盛百椒曾无奈地表示:“如果我们再不采取(私有化)行动,价值只会越来越低。”事实上,百丽股价2013年一度突破17港元/股,但随后却一蹶不振,曾经跌至4港元/股的低位,同时成交额不断萎缩,过去半年每日成交额普遍在1亿港元以内。

  卢穗诚预测,今年下半年香港上市公司的私有化案例将继续增加,“主要由于不少企业的股价长期低迷,同时,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愿意为此类交易提供资金支持,因此不少大股东愿意对上市公司进行私有化”。

  根据mergermarket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香港的并购交易同比增加了9单,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02.9%,分别达到84单和198亿美元。

  物流行业并购升温

  近年来,中资海外并购呈现井喷式的爆炸式增长,更频频出现动辄数十亿甚至过百亿美元的天价并购交易,其中大型民营企业在跨境大型并购交易中一度十分活跃。

  然而,从并购主体而言,国有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正在逐渐重新夺回主导地位,近期多宗大型交易中均有国企参与。荣鼎咨询经济学家Thilo Hanemann指出:“去年的中资海外并购交易以民营企业为主,除了中国化工收购瑞士先正达以外,其余大型并购交易的并购方主要为民营企业。而今年上半年,民营企业几乎绝迹于大宗交易,而相比之下,前六个月整体中资海外并购交易金额的60%来自于国有企业。”

  同时,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的热点行业也有所调整,相比过往的能源、矿产等行业,卢穗诚认为,未来并购热点将以化工、时装、基建、保险、物流及与旅游业相关为主,东南亚市场也将是中企的关注热点之一,尤其是互联网以及电商行业。此外,这一地区国家与“一带一路”政策相关,促使不少企业关注越南、缅甸、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的并购机会。

  今年以来多宗大型交易涉及物流行业。7月14日,万科、SMG、中银在内的中资财团以159亿新加坡元私有化亚洲最大仓储运营业者普洛斯公司(GLP).

  “物流是最接近房地产的,由于内地房地产行业目前面临的种种障碍,因此从房地产延伸至物流地产十分合理,而且很多物流行业的并购交易都涉及一些房地产资产。同时,内地大型电商积极布局物流行业,亦为这个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投资者。”卢穗诚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物流行业的并购在内地市场同样如火如荼。年初至今物流子行业录得交易总量20单、交易总值27亿美元。据Mergermarket Research数据,自2014年以来,内地物流子行业共录得114单并购交易,参照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倍数的平均值为24.7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